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419章(第2页)

“我对银行业持保留态度,主要是各大银行坏账太多。什么时候坏账减下去,那么银行依旧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至于经济是否回暖,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本人不确定,还想观察几年。”

日本经济确实在借助中国和东南亚的反哺回暖。

可惜,中国在经济领域还很弱小,东南亚又被美国资本放大了危机。

日本的一切挣扎,注定是空中楼阁。

听完竹下雅人的回答,记者们更兴奋了。

星海集团会长不看好日本金融产业的相关报道,绝对会让明天的报纸大卖。

他们立马更细致的询问,想要知道更多。

“竹下会长,可以说说您为什么不看好金融产业吗?”

“抱歉,这个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要仔细说的话,更多的是来自直觉。”

说完,竹下雅人脸上露出歉意的笑容。

“那个,不好意思了各位。我们以后有时间再说,我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忙。”

简单提醒一下大家,已经是他的最大极限。

如果再细致的说下去,万一出现挤兑情况怎么办?

日本的经济,现在经不起太大的波澜。他也不想成为日本金融衰败的替罪羊。

虽然竹下雅人只是浅浅的说了几句,但记者们依旧如获至宝。

大家纷纷通过各种手段打听金融行业的内幕,然后将相关数据都按在青年头上增加权威性。

同时,新闻标题也一个比一个夸张。

总之,日本金融业药丸,必须推动强力改革。

有跟着竹下雅人批评的,自然也有支持者。

当天,就有众多的报纸在金融公司银弹支持下,夸耀自家公司的进步。

比如长信银行,就买了读买等新闻报纸的几个版面,大肆炫耀自家在国外的成功。

同样坐不住的还有四大证券之一的山一证券,也买了大量版面推销自家。

总之,金融业确实出现问题。

但有问题的是中小公司,大公司还是很安全的。

如果不想资产打水漂,那么就将资金全部放到大公司。

只能说,日本大公司在投机取巧方面思维还是很灵活的。借助青年的批判,直接将坏事变好事。

毕竟在日本人印象中,日本确实还没有大公司破产,破产的都是中小企业。

只能说,九十年代中日两国工人心中思维模式非常像。

一个是,国有企业怎么能大规模破产倒闭呢?

一个是,大手企业根本不会破产。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两种思想最终都走向破灭。

无论是什么企业,经营不善都会走向破产。除非你在国家经济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比如中国的国有四大行,面临破产危机的时候被国家兜底。

再比如日本的顶级银行,被日本政府大规模注资拯救。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顶级公司也要避免成为政府警告猴子的鸡。

比如后世的雷曼公司,就被美国政府当做警告华尔街的鸡给杀掉了。

竹下雅人的警告,长信等大银行的宣传,很快就对日本民众产生了影响。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