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346章 材料化学

  经过小半年的讨论,星海集团终于和申城、京城、羊城三地达成合作协议。

  其中申城投资15亿美元,京城和羊城各投资5亿美元。

  合作的项目多种多样,不仅有星海集团重点发展的电子类代加工产业,还有传统的食品、制衣、建筑等行业。

  这么大的项目,自然不能交给星海集团中国分部完成。

  因此在初步达成谈判协议的第二天,竹下雅人就坐着私人飞机前往申城。

  飞机上青年也没法清闲,他指着眼前的三大叠资料问。

  “这些都是国内半导体产业相关资料吗?”

  “是的,里边都是您所需要的资料。”

  “材料半导体是哪一份?”

  半导体产业链中,星海集团在最上游的材料方面没有积累。如果出现断货情况,将严重影响到星海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他不能容忍这类情况发生,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

  “是最左边这一份。”

  “嗯,整理的很好,接下来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会长!”

  说完,内田美穗恭敬的缓缓退出自家会长在私人飞机上的办公单间。

  目送秘书长离开后,竹下雅人这才郑重打开日本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发展资料。

  他本以为排除日本六大财阀关联企业后,资料上展现的都是中小型公司,或者是行业小巨头。

  没想到映入眼帘的第一家材料公司,就给他来了个大大的惊喜。

  “真是没想到,老牌化工企业信越化学,竟然不属于日本旧式大财阀。”

  信越化学创立于二战之前,一般来说这类化工企业,都会属于三井、三菱等旧的大财阀。

  “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信越化学是随着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来的化学巨头。”

  二战之前,信越化学有一定知名度,但还不值得三菱等大财阀下场争夺。

  因为这些大财阀都有自己的化学类公司,并且比信越化学发展的更好。

  后来随着电子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主攻光刻胶、大硅片等半导体材料的信越化工,这才发展成日本化工巨头。

  年销售额也屡创新高,由1994年不足5000亿日元,发展到2020年的2万亿日元,超越日本数家老牌化工巨头。

  “嘶,利润率竟然这么高,有点难搞。”

  信越化学是少数日本泡沫破裂之后,依旧在快速增长的公司。

  更要命的是,这家公司盈利还很高,利润率超过20%。

  星海集团想要收购,光砸钱都不行,还要让幕后掌控家族获得更多利益。

  “咦,竟然还有这种事?”

  不甘心的竹下雅人皱着眉头往下翻了翻,突然有了意外收获。

  信越化学的创始人是越寿三郎,但在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第三任社长所在的小坂家,逐渐成为信越化学的主导家族。

  失去公司控制权的信家十分不满,不停的和小坂家进行斗争。

  既然公司有内斗,那么星海集团的机会也就来了。

  “我看看,很好,收购的机会更大了。”

  除了公司内斗,星海集团收购信越化学的另一大有利因素来自于稻门阀。

  信越化学在六七十年代有过一次沉沦期,最终在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小田切新太郎社长领导下重新崛起。

  小田切新太郎也就此被称为信越化学的中兴之祖,在公司内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竹下雅人能说服这位学长担任中间人,就有更大概率成功。

  除信越化工之外,资料上还列举了上百家大大小小公司。

  这些公司,大部分青年都不是很了解。

  但没关系,大的公司先放在一边,小的公司每家都投一点钱。

  除此之外,行业垄断型中小公司,直接进行并购。

  反正花不了多少钱,就算日后亏了也无所谓。

  当然,这些都是针对那些青年不是很了解的半导体材料公司。

  他熟悉的后世半导体材料领域垂直巨头,比如东京应化和jsr公司,则需要小心处理。

  这两家公司占据全球光刻胶市场的大半江山,必须要小心谨慎对待,以免创新能力丧失。

  “没想到,竟然还有玻璃面板领域公司。不过还太早了点,星海集团的液晶屏还在实验室阶段,再等等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