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400章 不忽视每一位合作者(第2页)

此时的他相较于前世去美国时的憔悴,整个人温文雅尔、意气风发。

这也正常,每个创业者在起步阶段都动力满满。等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反而没有了这股激情。

“哦,侯老先生想让我们帮忙组建公司体系?” “没问题,这是我们投资者应该做的。”

好的投资者不仅仅是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也会为被投资的公司招揽精英人才,以及组建公司管理体系。

毕竟大多数创业者都没什么管理经验,也很难有这方面支持,整个公司都一塌糊涂。

这种混乱的局面刚开始还不会怎么样,有的时候甚至代表着积极向上。

比如说雅虎,接受投资前就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吃完饭就丢在桌子上的餐盒。

但每个员工都充满激情,可以全天在办公室工作。

等到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就不一样了,混乱的管理让大家摸不清头脑,进而逐渐演变成对公司的伤害。

这时候就需要正规的企业管理体系,而不是保持原样。

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也算是每个初创小组织发展壮大后的必然。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帮中兴在国外牵线,帮助你们走出国门。”

小灵通系统的出现,让星海通信和日本的ntt、泰国tot公司都有了不错的交情。

只要竹下雅人开口,两家电信公司都会给中兴和华为一个机会。

“真的吗?”

“当然,不过需要你们的产品质量过关。”

“行,没问题。”

侯文贵决定回去就加大再交换机项目上的投入,一定要拿出行业一流水平产品。

到时候配上价格,在固定电话市场绝对无往不利。

同样的条件,竹下雅人也通知了华为。想必李一男已经开始猛猛肝,从而尽早达到星海集团对外交易的标准。

是的,因为条件限制,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前期会交给星海集团进行销售。

这也是为什么,星海通信愿意支持两家公司对外扩张的原因。

同行确实是冤家,但能带来大量利益的同行就是最好的朋友。

当然,能这样做的基础是星海通信在两家公司都有投资。

如果双方公司联系一般,就算之前私人关系好,也很容易反目成仇。

前世华为同李一男离开华为后创建的港湾公司,就是反复成仇的典型案例。

李一男刚离职的时候,华为对他很不错。不仅支付了3000万的股票赔偿金,还愿意让他代理华为旗下产品。

但每个中间商都有取代上游公司的梦想,李一男也不例外。

他靠着代理华为的产品发展壮大,然后花大价钱挖角华为员工开发同类产品。

很快,两家公司反目成仇,任正非开启激烈报复。

只要是港湾公司的产品,华为就算亏本也要比对方便宜,从而抢走港湾公司市场。

不玩虚的,玩的就是一力降十会。

华为的计策很成功,资金不充裕的港湾公司很快就扛不住赔本经营的压力,只能卖身套现。

公司的性质随创始人,因此中兴远比华为更容易满足。

星海通信很快和中兴达成草签协议,只等竹下雅人前往特区签下正式合约。

送走侯文贵一行人后,小野健次再次来到会长办公室。

“会长,你就这么看好两家公司的发展吗?”

“没错,市场基本盘在那里摆着呢。”

通信设备涉及到国家的基础建设,属于每个大国都想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利器。

就算没有华为和中兴,以国家对通信领域的重视,也迟早会出现世界级巨头。

很多时候,环境要远远比人更加的重要。

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天然就会出现世界级通信设备制造巨头。

其实印度和美国本来也有这个机会,但都没能抓住。

印度是国家不稳定,地方势力强大,以及错失通信领域早期发展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国民思想问题,不改变永远别想有世界级高科技公司。

美国则是死于资本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