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204章 八八股灾

  女孩走了,带着竹下雅人的思念与期盼。

  她将帮助星海集团完成与国内高校连接的重任,而第一步,就是落实电脑项目的捐赠。

  申城是星海集团在中国的落脚点,捐赠活动自然要从这里展开。

  “翁校长,您客气了。我很快就会是贵校的一员了。”

  林清浅在捐赠仪式上,十分谦虚谨慎,将自己放在配角立场,突出上交的形象。

  “林同学,这都是我们应该的,哪怕是校内的老师。”

  翁校长现在很开心。

  800台电脑,如果学校自己去买,起码要花费2000万人民币。

  上交虽然是全国重点高校,但同样拿不出这么大一笔资金给电子信息专业使用。

  就算是国内最富有的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一样缺少经费。

  很快,翁校长收敛笑容。

  略显不好意思的试探着问:“那个,这批电脑,全部交给计算机相关专业吗?”

  “不用,一半交给计算机相关专业,另一半交给学校自由安排。”

  此时中国所有学校,所有院系都缺电脑。

  很多年青年骨干教师用一下电脑,都需要进行排队。

  某些人做实验,特意将时间放在晚上,就是想着晚上人少,可以多蹭一点使用电脑的时间。

  办学经费非常缺乏,实验设备更是匮乏无比。

  也难怪此时的中国人最为崇洋媚外,实在是和国外的差距,大的可怕。

  “太好了,实在是感谢。”

  “没什么,这都是我们应该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计算机相关专业吃肉,别的专业也要能喝点汤。

  如果全部交给计算机专业,反而是一件祸事。

  相对于计算机,人民币捐款反而简单一些。

  除了拉网线花的钱,其余全部交给学校安排。

  申城这边的学校获得首长允诺,很快完成捐助活动。

  其余地方因为没有相关政策,表现的十分小心。

  想要,但充满着犹豫。

  面对如此局面,林清浅决定先打开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就是他的母校,敢为天下先的京城大学。

  京城大学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名的大学,各种思维一直以来都非常活跃,也乐于尝试新鲜事物。

  女孩是京城大学优秀学生,直接找到校长办公室。

  “丁校长,您好!我是86年前往早稻田交换学习的林清浅。”

  “林同学你好,我知道哦。毕业怎么没想着留校,而是去申城交通呀?”

  当前中国政府很穷,中国大学更穷,每一位出国的学生,都深深记在丁校长的脑海中。

  丁校长渴望他们学成归来,将更先进的知识传播给后来人。

  “主要是我实习的星海集团押注申城,在申城有许多项目。我从中联络,可以更好的完成沟通。”

  女孩表现的很诚实,很干脆的将事情交代清楚。

  “我们也可以哦。要知道对外交流方面,我们京城大学可是最先开始的。”

  京城大学历来的风气就比较自由,因此才会成为第一批和国外大学结为姊妹学校的高校,也是中国的改革先锋。

  “真的吗?”

  林清浅立马捋杆爬,将捐献的事情详细说一遍。

  “好呀,原来是在给我设套呢?你这小丫头,果然够精明。”

  丁校长摇了摇头,有种被终日打雁被雁啄的感觉。

  不过他倒没有生气。

  一方面,女孩是教职工子女,属于他看着长大的一代。

  另一方面,这件事本身对京城大学就是好事,为什么要生气。

  “嘿嘿,这不是想着帮助母校嘛。”

  女孩适时露出娇憨的表情,给双方一个台阶。

  “行了,我和老王商量商量,过几天给你消息。”

  “嗯嗯,那我就等校长的好消息。”

  很快,京城大学的捐赠活动便顺利完成。

  出于对中国最顶级高校的尊重,京城大学最终获得了900台电脑。

  依然是老规矩,计算机相关专业一半,其余学科另一半。

  有了京城大学的名头,剩余15所大学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就算如此,女孩也足足花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捐赠活动。

  一方面中国的交通不是太好,另一方面20所高校位于中国的天南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