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余晖 作品

第191章 光刻机(第3页)

当然,你也不能说当时中国的选择是错误的。

中国当时没钱,并且国内半导体产业对光刻机的需求非常小。

就算国内咬着牙坚持,结果也不会好上多少。

因为没有市场的产物,就算是坚持也很难获得足够回报。

不过中国光刻机项目的黯然下马,在客观上给了竹下雅人发展光刻机技术的机会。日本国内有尼康和佳能两大巨头,就算竹下雅人想要进入,也很难获得相关方面人才。

所以青年准备和中国进行光刻机方面的合作。

自己这边出钱出设备,中国那边出人。

双方的合作,绝对可以在半导体行业闯出一片天。

20世纪打不赢尼康和佳能,但在中低端市场绝对可以和阿斯麦。

也就是日后如日中天的AsmL一较高下。

说起来,1984年才成立的阿斯麦,最初技术实力甚至不如中国。

因为阿斯麦,完全是飞利浦坑投资人的产物。

1984年,飞利浦研发出分布式光刻机,但完全是个半成品,有许多使用缺陷。

当时光刻机市场很小,所以飞利浦准备及时止损,卖掉光刻机项目。

结果在美国转了一圈,根本找不到买主。

这很正常,当时光刻机行业市场小,竞争却异常激烈。

你个半成品技术,自然没人购买。

就在飞利浦准备自认倒霉,废除这个部门的时候,国内突然冒出一家叫Asm的小公司准备接盘。

最开始飞利浦不准备答应。

因为光刻机虽然投资不大,但也需要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开销,根本不是小公司可以玩的转的项目。

后来经不住Asm老板的苦苦劝说,最终勉强答应下来。

两者成立合资公司。

约定,各占一半股份,各投资210万美元。

结果飞利浦耍了个花招,只支付了30万美元。

剩下的那些,以自己的半成品技术完成兑现。

坑到不能再坑。

这导致,刚刚成立的阿斯麦就面临资金严重不足问题。

办公室都没有。

只好在飞利浦大楼前的空地,建造木板房办公。

可以说,当时没有人认为阿斯麦可以成功。

就连阿斯麦的工作人员,都在等着公司破产,然后重新回到飞利浦。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的有趣。

一家除了老板都在盼望破产的公司,最后却成为了世界最强。

光刻机行业,在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痛。

所以对关键技术和关键人物,竹下雅人还是有些认识。

青年准备走阿斯麦发展路线。

20世纪打不过尼康没关系,等到21世纪找到关键人物,实现关键技术。

就可以反超尼康,进而称霸光刻机领域。

至于股份分配。

竹下雅人出钱出设备,自然要在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占据大头。

他虽然很爱前世的祖国,但可没有无私奉献的想法。

竹下雅人确实很需要中国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持,但过于妥协,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

当然,现在这些想法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中国那边有什么想法,他还不得而知。

不过以伟人的精明,应该会选择同意。

因为中国能在一家光刻机公司拥有部分股份,意味着就算未来发生什么意外,也不会出现买不到设备的情况。

除此之外,这也是在拿别人的钱,锻炼自家人才。

长时间脱离一个行业后,就算未来重新拾起来,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除了光刻机项目,其余半导体设备的制造。

竹下雅人同样准备和中国进行相关合作。

只有让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和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才不会出现前世的华为时刻。

他不喜欢毛衣战,希望世界可以自由往来。

“嗯,希望能答应吧。”

竹下雅人看着自己关于光刻机等半导体设备的生产规划,眼中满是期待。

期待星海集团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期待中国可以重新崛起,期待全世界的科技企业都不会受到盘外打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