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院长,喝茶

鸿蒙城正北,大片明幌幌的飞天楼阁层层叠叠,那是五品以上神明居所。 毗邻神都,有条往东南走向的山脉。

它所背倚奇峰终年云雾缭绕,山岩古松灵韵盎然,仙气氤氲,有名「文峰山」。

然此山纵然陡峭奇崛,形格孤高,有名山之本,可是却因前面那条绵延厚重的山脉名声太大,平白被夺了七分气势,只落得当个陪衬的结果。

此山脉名「文脉」。

「文峰山」的「文」,就来自「文脉」之名。

此处被称为「文脉」可不是随随便便叫的。

这是国子书院成立之前,一群精通风水玄理的怪才来到此地,看此山脉峰峦圆润秀挺,两侧余脉舒缓延伸,整体远观,恰似一杆巨笔斜倚于天地之间。

若单因「喝形」取象而名,这山脉便与普通山脉无异了。

此脉不仅暗合「笔架山」形制,山脉走势更是蜿蜒盘旋,如龙蟠卧,脉间林木葱郁,云雾缭绕腰间而非山顶,此乃「藏风聚气」之兆。

山脉之下更有水脉相伴,乃「文峰山」的雪水山泉汇聚而成「玉带水」,水主智。

背靠「文峰山」,坚实可靠,前方视野开阔,「玉带水」蜿蜒曲折,久久不去,正合「前有照,后有靠」之意。

「玉带水」对岸,还有秀丽低矮的小丘陵坐落,如同书案,是为「案山」。

正是建立书院的不二之选。

将书院建于东南,在八卦方位中,东南为「巽卦」,巽为风,主文书、文昌、名利,五行属木,代表传播、生长。

因为有先贤慧眼识珠,认定此脉乃钟灵毓秀之「文脉」所在,在此奠基立业,兴建先神洲最高学府国子书院,以期借助此地得天独厚气运,永葆文风鼎盛,贤才辈出。

国子书院前后历经两次大战,文火不灭,人才济济,文势武势长盛不衰。

这样的事实在人们心中已经是证明,此地的确是读书人的风水宝地。

国子书院与万神台的关系有些复杂。

书院是万神台的人才储备库,可是又独立于万神台管辖。

无论是云熠还是庄辰殊,都不能对国子书院内务指手画脚,这是国子书院成立后的一致共识,至今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