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不修人道,不问神途(第2页)
众人不久便站在了国子书院门前。
他们有些意外。
国子书院名声震烁天下,若是没有任何向导初次寻访之人,若没有牌坊上的几个字,仅凭外表寻找,十有八九会与之擦肩而过。
因为它并非想象中的琼楼玉宇、金碧辉煌,恰恰相反,从外面看去,其貌不扬,甚至带着几分简朴和低调,极容易被误认为是建了有些年头的普通人家,完全配不起国子书院这么大的名气。
就说这牌坊,木质看着是有些年头的原木,并未漆上炫目的朱红或描金,只简单刷了一层防腐防虫的清漆,因常年风雨洗礼色泽有些暗沉,显得古朴陈旧。
牌坊上悬挂的匾额也是木质,上面「国子书院」四字字体端正雄浑,无任何金粉装饰,以浓墨书写,透着内敛的威严。
还有这围墙,并非大户常见的朱墙红瓦,而是用大块未经精细打磨的青灰山石垒砌而成,石缝间甚至生长着青苔和杂草,墙头覆盖的也是最普通的黛瓦。
“那个福来不是说国子书院很富有么?怎么比咱们罗浮洞还朴素?”杨启吉忍不住开口。
子慕予也是感到奇怪的,但是她看王寻略显得意的神色,应该此处有别的内情,所以便耐心等待王寻的解说。
“院长之意,书院立此门户,缘由有三。”
“其一,在于警醒。”
“学问之道,始于谦卑,成于笃实。若一入门户,便见奢靡之气,心先浮了,气先傲了,如何还能沉得下心来,去钻那故纸堆,去究那天人理?学问无需粉饰,真理不假外物。需将一切虚荣、浮躁、乃至显赫家世,皆卸于门外。进入此门,学生唯一可凭恃者,唯胸中所学。”
“其二,在于明志。”
“读书为何?非为雕梁画栋,非为锦衣玉食,而是为明理,为修身,为将来平天下。此门如此,便是要学子日日进出皆可见,时时自省,勿忘求学之初心,勿堕青云之志向。”
“其三,在于育人。门户可简,心志不可简;屋舍可朴,学问不可朴。此间无软枕高床,无珍馐美馔,唯有青灯古卷,粗茶淡饭,需在此间磨去骄娇二气,养出豁达胸襟和坚韧的筋骨和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