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织坊的小纺锤》654
在云絮飘过就会留下银线的月亮山腰,藏着一间月光织坊。织坊的屋顶是用晨雾凝结的琉璃瓦,门帘是蛛蛛们用银河碎屑织就的,轻轻一碰就会洒下细碎的星子。织坊里住着一位白发婆婆,她总爱坐在胡桃木纺车旁,手里攥着根银闪闪的纺锤,纺锤转呀转,就能把月光纺成线,把星子织成布。
纺车下蜷着只叫绒团的小刺猬,它的刺不是尖尖的,而是软乎乎的,像裹了层天鹅绒,跑起来的时候,刺尖会沾着点点荧光,像是从织坊里偷带出来的碎月光。每天夜里,当山下的村庄亮起第一盏灯,绒团就会蹲在窗台上,看婆婆把月光纺成线——那些线细得像蛛丝,却比最暖的羊绒还要软,在纺车的转动中慢慢缠成线团,线团滚到墙角,就会开出一朵朵半透明的月光花。
“婆婆,这些线要织成什么呀?”绒团用鼻尖蹭了蹭婆婆的袖口,那里沾着些银粉,是月光线磨出的碎屑。
婆婆放下纺锤,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它的背:“织成梦的披风呀。你看山下那些睡熟的孩子,他们的梦里要是有怪兽,披上月光披风,怪兽就会变成;要是梦见迷路了,披风上的星子就会变成指路的灯。”
绒团的眼睛亮了,它想起昨天傍晚在山脚下看见的小男孩,那孩子正蹲在槐树下哭,因为弄丢了妈妈给的布老虎。“那能给丢了布老虎的孩子织一件吗?”它问。
婆婆笑了,眼角的皱纹里像是盛着星光:“当然能,不过得等最圆的月亮出来。那时候的月光最稠,织出的披风才够暖。”
可还没等到月圆,织坊就出了件怪事。那天清晨,绒团被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吵醒,它跑出窝一看,只见满地都是断裂的月光线,墙角的线团全都瘪了下去,像被谁吸走了里面的光。而婆婆最珍爱的那根纺锤,正躺在纺车下,原本银亮的纺锤尖,竟变得灰蒙蒙的,像蒙了层灰尘。
“是雾妖来过了。”婆婆捡起纺锤,声音有些发颤,“它们住在山坳的迷雾里,最喜欢偷月光线,用那些线织困住梦的网。”
绒团看着灰蒙蒙的纺锤,忽然觉得心里揪揪的。它想起婆婆说过,这根纺锤是用第一缕月光凝结的,没有它,就纺不出新的月光线。“我去找雾妖要回来!”它猛地站起来,刺上的荧光抖落了好几颗。
婆婆急忙拉住它:“不行呀,雾妖的迷雾会让人忘记自己是谁,好多想找回月光线的小兽,进去了就再也没出来过。”
绒团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爪子,又看了看窗外——山下的村庄已经亮起了灯,有户人家的窗台上,还晾着件小小的蓝布衫,想必就是那个丢了布老虎的男孩的。“可没有月光线,孩子们的梦会变冷的。”它说,然后用嘴叼起纺锤,“我带着它去,说不定它认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