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罗姆酒的姜浩 作品

《雾中小镇的面包香》657

在被晨雾常年包裹的山谷里,有个叫雾隐镇的地方。镇上的房子是用面包窑烧过的砖石砌的,屋顶铺着焦糖色的瓦片,远远看去像块刚出炉的蜂蜜面包。镇中心的老榕树下,住着面包师阿栗——一只圆滚滚的棕熊,爪子总是沾着面粉,围裙上永远印着烤焦的星星图案。每天天还没亮,阿栗的面包房就会飘出第一缕香气。那香气很特别,混着蜂蜜的甜、麦粉的暖,还有晨雾的清,能穿透厚厚的雾气,钻进镇上每个人的梦里。住在蒲公英丛旁的兔子姐妹会被香醒,揉着眼睛数窗台上凝结的雾珠;住在石洞里的松鼠一家会踮着脚,让鼻尖探出洞口,生怕错过新烤面包的第一缕热气;就连镇外小溪里的青蛙,也会对着雾气鼓起腮帮子,好像要把香气都吸进肚子里。

阿栗做面包有个秘密。他的面粉不是普通的麦粉,而是收集山谷里的晨雾,让雾珠落在晒透的麦粒上,再用月光磨成的粉。他总说:“雾里藏着太阳没说的话,月亮没讲的故事,磨进面粉里,面包才会有念想。”

但最近,阿栗的面包不香了。

最先发现的是兔子妹妹。她像往常一样捧着陶碗来买刚出炉的麦香包,咬下第一口时,耳朵突然耷拉下来:“阿栗先生,今天的面包……好像少了点什么。”

阿栗捏了捏自己的围裙,指尖的面粉簌簌往下掉:“少了什么?”

“少了雾的味道。”兔子姐姐凑过来说,她的三瓣嘴动了动,“以前的面包会让人想起雾里的蒲公英,现在尝起来,就只是面包而已。”

阿栗把剩下的面包放进藤篮里,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走到面包房后的院子里,看着晾在竹竿上的麦粒——往日会凝结一层细密雾珠的麦粒,今天干巴巴的,连点潮气都没有。他又抬头看天,雾气还是那么浓,可落在手背上的雾珠,凉丝丝的,却没有了往常的清甜。

“是雾变了吗?”阿栗摸了摸自己毛茸茸的下巴,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要是雾里的念想跑了,就去山谷最深处找雾的源头。那里长着棵千年麦,麦芒上挂着雾的钥匙。”

第二天一早,阿栗把面包房的钥匙交给了松鼠太太,背着装满干粮的布包,揣着爷爷留下的铜制小镰刀,走进了更深的雾气里。

雾比镇上浓得多,走在里面像浸在牛奶里,连自己的爪子都看不太清。阿栗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要踩着前面留下的脚印——那脚印很快会被新的雾气填满,像从未存在过。走了约莫一个时辰,他听见“叮咚”的响声,拨开眼前的雾一看,是条小溪,溪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圆滚滚的鹅卵石,水面上飘着片巴掌大的荷叶,叶上蹲着只红蜻蜓,翅膀上沾着雾珠。

“你要去哪里?”红蜻蜓的声音像碎玻璃碰撞,清脆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