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罗姆酒的姜浩 作品

月光池塘边的小灯笼712(第2页)

接下来的几天,阿绿每天都做灯笼。他做的灯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看:有的是荷花形状,有的是芦苇花形状,还有的是小鱼形状——他把芦苇芯编成小鱼的样子,再把透明的浮萍叶粘在外面,灯芯亮起来的时候,就像一条发光的小鱼,在芦苇丛里“游来游去”。

池塘边的灯笼渐渐多了起来。晚上的时候,暖黄色的灯光沿着池塘边连成一串,像一条发光的项链。其他青蛙练习跳跃的时候,再也不用怕看不清路了——灯光照亮了荷叶和芦苇杆,连水面上的倒影都暖暖的。

阿壮练习的时候,不小心差点掉进水里,多亏了阿绿挂在旁边的小鱼灯笼,他才看清脚下的荷叶,及时稳住了身体。他跳下来,走到阿绿身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阿绿,谢谢你的灯笼,不然我今天肯定要摔进水里了。”

阿绿愣了愣,这是阿壮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他挠了挠头,小声说:“不用谢,能帮到你就好。”

阿花也来了,她手里拿着一朵刚摘的莲蓬,递给阿绿:“这是我找到的甜莲蓬,你尝尝。你的荷花灯笼特别好看,晚上我看着灯光练习,感觉跳得都比以前稳了。”

阿绿接过莲蓬,心里暖暖的。他把莲蓬掰成小块,分给点点一半,又递给阿壮和阿花几块。四个人坐在灯笼下,吃着甜莲蓬,听着池塘里的蛙鸣,阿绿忽然觉得,后腿好像不那么疼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跳跃大赛越来越近,池塘边的灯笼也挂得满满的。阿绿还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做的灯笼不仅能照亮,还能吸引萤火虫。每天晚上,都会有好多萤火虫飞到灯笼旁边,围着灯光转圈圈,有的甚至会落在灯架上,让灯笼的光变得更亮。 有一天晚上,阿绿正在做一个新的灯笼——这次他想做个月亮形状的,庆祝即将到来的大赛。忽然,他听到芦苇丛里传来“呜呜”的哭声。他顺着声音走过去,发现是小刺猬球球,他缩成一个小刺球,躲在芦苇丛里,背上的刺还沾着几片枯叶。

“球球,你怎么了?”阿绿轻声问。

球球慢慢展开身体,眼睛红红的:“我、我想参加跳跃大赛的观众席,可是我的刺会扎到别人,大家都不让我靠近。”原来,跳跃大赛的时候,会在池塘中央搭一个观众席,用荷叶和芦苇杆编成,小动物们可以坐在上面看比赛。可球球的刺太尖,大家怕他把观众席扎破,都劝他不要去。

阿绿看着球球难过的样子,心里酸酸的。他想了想,对球球说:“我有办法!我给你做一个‘刺猬灯笼’,你背着灯笼去观众席,大家肯定不会嫌你啦!”

他带着球球回到自己的小泥屋,找来了最粗的芦苇芯,编成了一个圆圆的灯架,又在灯架外面粘了一层厚厚的蒲公英绒毛——这样球球的刺就不会扎破灯笼了。接着,他把萤火虫翅膀和松树胶混合,倒进灯架里,还在灯笼上钻了几个小窟窿,让光可以从窟窿里透出来,看起来像星星一样。

灯笼做好后,阿绿帮球球把灯笼背在背上。暖黄色的光从灯笼里透出来,照在球球的刺上,看起来特别好看。“你看,这样你就是最特别的观众啦!”阿绿笑着说。

球球看着自己背上的灯笼,高兴得跳了起来:“谢谢你,阿绿!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第二天,球球背着灯笼去了观众席。果然,大家看到他背上的灯笼,都围了过来,夸他的灯笼好看。猫头鹰长老也来了,他摸了摸球球的灯笼,对阿绿说:“阿绿,你做的灯笼不仅好看,还很有心意,真是个善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