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白马银枪破鲜卑(第2页)
毕竟榷场虽然离关隘很近,但是终究在关外,加上马场占地广阔,很难完全守住,不如出去一战。
大家问顾南行意见,但在这方面顾南行一直是一个从善如流的人。他很愿意接受合理的意见,尤其是在他没那么了解的领域。
而且,在众人出征之前,顾南行学着刘备,在营门前与每一支出营的队伍都交流一下。他自然是记不住所有人,但是还是认得不少人的。
至于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常山赵氏一门的队伍,几名白马银枪的小将那叫一个吸引眼球。顾南行甚至注意到,这几位走过去的时候,门口似乎多了一些商队家属在不远处偷看,甚至有鲜卑姑娘在不远处就突然冒了出来。
而这个队伍的领队,是一名十七岁的少年,生的是星眉剑目不管到哪个时代,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名俊美的男子。更重要的是,他那种俊美是带着天生的从容气度,与他站在一起,都会让人觉得你是个重要的人物,否则身边怎么会有这么优秀的人物。
于是,顾南行也特意多与他聊了几句,对方告诉他自己姓赵,名云,字子龙。嗯,天下间能够有如此风貌气度的人物,恐怕确实也非赵云莫属了。赵云倒是对顾南行知道他大感兴奋,向顾南行说:“令君竟知子龙之名?”
顾南行很顺畅的回答:“常山赵子龙勇冠三军,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这话把赵云听得是感动异常,向顾南行保证,此战他赵云赵子龙定要夺旗斩将,报答顾令君的知遇之恩。
这时候顾南行才意识到,刘备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并不很陌生的做法,在东汉这个时代是多么的难得。对这些精神内核里就强调“士为知己者死”的游侠有多大的吸引力。这个世界,是世家看不起寒门,寒门看不起良家,良家看不起小民,小民看不起匠人……这样一个纯粹以身份看人的社会。
只不过,这种事情还是会有代价的。顾南行和刘备也算是认识了不少士族的朋友,但是真的愿意和他们一起创办事业的,一个人也没有。甚至按照一些有贸易往来的士族说法,他们在真正的衣冠士族眼里,乃是宦官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