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第2页)

【朱由检不为所动,他召集这些商家代表,耐心解释:“诸位,改良马车虽造价稍高,但其使用年限长,乘坐舒适,长远来看,利大于弊。朕会引导工匠优化工艺,降低成本。而且,这也为你们提供了新的商机,只要用心学习制作技术,不愁没有生意。”】

【在朱由检的坚持下,改良马车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道路的修缮和交通工具的改良,使得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货物运输更加便捷,商业活动愈发繁荣。】

【但朱由检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想要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教育的普及至关重要。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改革,提高百姓的文化素养。】

【这日早朝,朱由检提出自己的想法:“朕认为,国家兴衰,系于人才;人才培养,源于教育。如今我大明教育现状堪忧,许多百姓子弟无学可上。朕决定在各地广设学堂,聘请良师,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众爱卿有何看法?”】

【礼部尚书王忠面露难色:“陛下,此举虽好,可兴办学堂需要大量资金,师资也难以保证。而且,传统观念认为‘学而优则仕’,百姓可能更希望孩子走科举之路,对新式教育心存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