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64章
【食通天灶的成功,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大明的土地上激起千层浪。】 【随着朝廷大规模推广,各地官府纷纷设立“炊具学堂”。身穿短打的匠人站在讲堂前,手中拿着缩小版的食通天灶模型,向围坐的百姓们详细讲解:“各位乡亲,这灶左边旋钮调火,右边开关管蒸汽。蒸馒头时把水加到这儿,烤饼就把风门开到三分之一……”台下的老妪大爷们一边点头,一边在小本本上认真记录,时不时还举手提问:“那烤红薯得烤多久?”“用这灶煮药行不行?”】
【在山西,晋商们敏锐嗅到商机。他们将食通天灶进行改良,缩小体积,加装轮子,打造出“行商灶”。驼队穿行在丝绸之路上,白天,伙计们用行商灶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香气引得沿途商队驻足;夜晚,烤上几串肉,就着烈酒,疲惫一扫而空。一位来自波斯的商人尝过用行商灶烤制的面饼后,竖起大拇指:“这味道,比我们家乡的烤炉做出来的还赞!我要订购一百台,带回波斯!”】
【朝堂之上,关于食通天灶的讨论仍在继续。】
【一日早朝,兵部尚书满脸喜色出列:“陛下!此灶用于行军大有益处!以往士兵们埋锅造饭耗时久,还容易暴露行踪。如今有了食通天灶,只需少量柴火,就能快速做出热食,且炊烟少,不易被敌军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