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65章(第2页)
【随着食通天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场跨越阶层与地域的“美食文化运动”在大明帝国蓬勃兴起。】
【在南京国子监,一群学子围坐在食堂的食通天灶旁,展开了别开生面的辩论。“此灶虽能做出美味,却让学子耽于口腹之欲,恐非治学之道!”主张程朱理学的张生眉头紧皱,振振有词。来自扬州的富商子弟王生却晃着手中刚烤好的桂花糕反驳:“夫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善用巧技提升饮食之美,何尝不是格物致知?”争论声中,香气四溢的糕点引得众人食指大动,连平日严肃的教习也忍不住尝了一口,点头赞叹。】
【紫禁城的御书房内,朱由检正饶有兴致地翻阅着各地送来的奏章。山东巡抚奏报:“本地百姓用食通天灶烤制的梨干,止咳润肺,已成为商贾争相采购的养生佳品。”云南土司进贡了用此灶熏制的特色腊肉,还附信请求朝廷帮忙推广。更让他惊喜的是,工部呈上了“食通天灶20版”设计图——新灶台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既能拆分运输,又能根据需求组合功能。】
【“传旨,重赏发明者!”朱由检拍案而起,眼中满是兴奋,“再命工部与礼部联合举办‘天下美食节’,让百姓们把用食通天灶做出的绝活都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