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第2页)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站在漏雨的校场营房里,望着士兵们用陶盆接水的狼狈模样,神色凝重:"当年打天下时,兄弟们住的茅草棚都比这强。徐达,你去把工部管事的叫来,朕要听听他们怎么说。"

刘伯温拾起地上潮湿的军令状,沉吟道:"臣观这房屋结构,梁柱细而屋顶重,根基不稳。古法制屋讲究"地基三尺,梁柱三分",或许可从加固地基入手。"

徐达点头赞同:"末将觉得可调用修城墙的砖石,既坚固又耐久。只是烧制砖瓦耗时久,需提前筹备。"常遇春挠挠头笑道:"要不把缴获的元军帐篷布料利用起来,先给士兵们应急?"朱元璋思索片刻:"就这么办。传令下去,先在凤阳试点新式营房,朕要去亲眼看看。"

永乐位面

朱棣翻动着被雨水浸湿的《永乐大典》抄本,书页间的墨迹晕染开来,不禁皱眉:"郑和,你多次出使西洋,可曾见过他们如何建造防水的房屋?"郑和展开航海日志:"回陛下,臣在威尼斯见过砖石砌成的高楼,屋顶呈尖形,雨水滑落极快,或许值得借鉴。"

解缙捧着图纸进言:"臣建议在屋顶铺设琉璃瓦,既美观又耐用。若在屋檐加装排水槽,可将雨水引入护城河。"姚广孝则提醒:"建筑乃阴阳交汇之所,建议在四角设置石兽,取镇宅避水之意。"朱棣最终下令:"按此方案修缮文渊阁,务必在雨季前完工。"

宣德位面

朱瞻基看着被雨水泡坏的蛐蛐罐,心疼不已:"杨爱卿,朕的宝贝蛐蛐都要生病了。民间可有好的防雨法子?"杨士奇翻开《农政全书》:"书中记载,南方多用双层屋顶隔热防雨,中间填充茅草,造价低廉且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