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87章(第2页)
永乐位面
朱棣把玩着西洋进贡的软底便鞋,对郑和说:"你屡次出海,见过不少异国好物,可有适合长途航行的鞋履?"郑和展开手记:"陛下,臣在波斯见过用骆驼皮制作的靴子,防水又耐穿。若结合我朝的编鞋工艺,或许能有新突破。"
解缙在旁提议:"臣以为可在鞋帮绣上星象图,既美观又能辅助航海辨识方向。"姚广孝则建议:"制鞋用料当节俭,可用旧船帆改造,也算物尽其用。"朱棣欣然道:"即刻让工部研制,命名为"宝船履",出海船队每人配两双。"
宣德位面
朱瞻基看着自己被露水浸湿的绣鞋,有些无奈地对杨士奇说:"每次赏玩蛐蛐,鞋子总要弄脏弄湿,能不能做些更实用的?"杨士奇思索道:"民间有用桐油浸布防水的法子,或许能用于制鞋。"
于谦进言道:"臣在地方时,见百姓用稻草编织"防滑鞋",雨天行路不易摔倒,值得借鉴。"杨溥补充:"若能批量生产,可降低成本,让更多人受益。"朱瞻基笑着说:"好!设立"巧鞋奖",鼓励匠人创新,朕要看看能变出什么新花样。"
嘉靖位面
朱厚熜手持道观道士送来的云头履,询问严嵩:"这鞋虽精美,但不够轻便,你可有什么想法?"严嵩恭敬道:"陛下圣明,臣听闻龙虎山道士善用草药制鞋,据说有养生功效。"
戚继光从边关送来战报:"末将发现羊毛毡靴在寒地保暖效果极佳,建议推广到北方驻军。"胡宗宪则呈上沿海渔民的胶底鞋:"此鞋在湿滑甲板行走自如,适合水师使用。"朱厚熜点头:"融合各方所长,务必造出实用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