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第2页)

刘伯温抚须沉思片刻,缓缓道:“陛下,臣以为可在沿海设立卫所,训练精锐水军,既护商船,又保海防。林文远的通商之举,可视为试探,若有利,再大力推行。”常遇春咧嘴一笑,挠挠头:“咱觉着,这林文远挺有股子冲劲!要是能把红毛番打服,以后咱大明的商船就能畅行无阻啦!”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深邃:“传令下去,让沿海卫所加强巡逻,同时关注林文远的通商进展。若能成功,可为大明开辟新财源。”说罢,他望向殿外,似在思索着大明未来的海上之路。

永乐位面

朱棣反复翻看关于林文远和大明船队的记载,抬眼问道:“郑和,你七下西洋,见识广博,这林文远的行事风格,与你当年相比,有何异同?”郑和恭敬地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臣当年下西洋,重在宣扬国威,兼营贸易。林文远则更重利益,懂得审时度势,以奇谋避敌,以利益结盟。但二者皆是以大明实力为后盾,传播我大明文化与物产。”

解缙推了推眼镜,兴致勃勃地说:“陛下,林文远能在海外与他国周旋,还能开辟新航线,实乃奇才!臣建议将他的事迹编入《永乐大典》,激励后人。”姚广孝转动佛珠,目光平和:“陛下,海外通商,虽能获利,但也需防范他国觊觎。可设监察官员,监督贸易往来,确保不损国威。”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郑和,你筹备一下,若林文远的通商之路顺利,可派船队支援,扩大我大明在海外的影响力。同时,让解缙整理相关资料,为日后的海外经略做准备。”

宣德位面

朱瞻基托着下巴,看着奏报,转头问杨士奇:“杨爱卿,这林文远在海外折腾,对我大明到底是利是弊?”杨士奇捋须沉吟:“陛下,林文远开辟海外贸易,若能成功,可增加国库收入,缓解国内人多地少的压力。但海外局势复杂,需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