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第2页)

【当第一批印着“大明轮商”徽记的橡胶车轮运往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们坐不住了。】

【威尼斯商人马可匆匆求见沈明轩:“沈大人,我们愿出三倍价格订购轮胎,还能帮你们打通地中海商路!”沈明轩却指向工坊外的告示牌:“合作可以,但必须遵守大明商法——禁止哄抬物价,禁止以次充好。”】

【马可扫过条款,突然大笑:“有意思!看来我们得重新认识这个东方大国了!”】

【深夜,沈明轩站在橡胶林的瞭望塔上,远处工坊的灯火连成星河。阿柱抱着账本跑来:“大人,今年橡胶税银比去年翻了十倍!百姓都管您叫‘轮神’呢!”】

【沈明轩望着漫天繁星,想起初见橡胶树时的艰辛,轻声道:“告诉老峒长,明天带工匠去他们部落,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轮神’的称号,该属于所有敢想敢做的人。”】

【山风掠过橡胶林,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序章。】

……

洪武位面

朱元璋反复摩挲着沈明轩进贡的橡胶小球,目光落在案头《大诰》上:"徐达,这黏糊玩意儿竟能造车轱辘?"徐达展开岭南舆图,铠甲缝隙渗出盐渍:"陛下,臣已派人查过,交趾确有此树。若真能替代木轮,漕运损耗至少减半。"

刘伯温抚须翻开《天工开物》:"古法改良需循序渐进。可先在军用车马上试点,成功后再推广。"常遇春挠着络腮胡憨笑:"俺觉着行!要是骑兵换上这轱辘,跑起来不得比马还快?"

朱元璋轻笑点头,指腹划过《大诰》中"兴利除弊"四字:"传令沈明轩,工部拨三千两白银作经费。但丑话说在前头——"他目光如炬,"若三年不成,就去凤阳修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