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第2页)
杨嗣昌意识到问题后,立刻调整培训方案,增加了实际操作课程,让工匠们在实践中掌握钢筋水泥造房技术。
孙传庭在与传统工匠的沟通中,发现他们对新技术的担忧主要源于对自身技艺价值的担忧。于是,他向朱由检奏报,建议设立奖项,对积极学习新技术并做出贡献的工匠进行表彰。
朱由检同意了孙传庭的建议,孙传庭将此消息传达给工匠们,这让许多工匠看到了希望,开始积极参与培训。
随着研发工作的推进,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套钢筋水泥造房的初步工艺。洪承畴带着成果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经过团队不懈努力,已研发出初步的钢筋水泥造房工艺。通过合理布置钢筋,优化水泥浇筑流程,可建造出结构稳固的房屋。目前,我们已在工坊搭建了小型的试验建筑,经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良好。”
朱由检说道:“洪爱卿,这是重大突破。杨爱卿,可选取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看到实际效果。孙爱卿,做好试点施工的场地管理和协调工作。”
杨嗣昌领命后,在京城周边选取了几个村庄作为试点,开始建造钢筋水泥房屋。同时,组织百姓和工匠到试点现场参观,安排专业人员讲解新技术的优势。孙传庭则亲自到试点施工场地,制定了详细的场地管理规范,确保施工安全有序。他对施工人员说道:“施工安全是重中之重,大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工程质量。”
然而,在试点建设过程中,一些百姓对钢筋水泥房屋的外观提出了质疑,认为不如传统房屋美观。杨嗣昌得知后,与洪承畴商议,决定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对房屋外观进行设计优化。
洪承畴组织建筑设计师对钢筋水泥房屋的外观进行重新设计,融入了传统建筑的一些元素,使其既具备现代建筑的坚固性,又不失传统的美观。
随着试点房屋的建成,百姓们看到了钢筋水泥房屋的优势,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外观也符合他们的审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期待使用这项新技术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