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装死 作品

第八十四章 避祸(第2页)

他现今在外虽有突厥丈人的支持,在朝廷之内,却未有一支足够忠诚的势力支持。

在河东掌兵四万的齐国公宇文宪,虽是他的兄弟,然自卫国公宇文直被陈人所擒之后,其便已成了北周国中继承顺位最靠前的宗室,须得且用且防。

而在弘农掌兵三万的达奚武,虽然表面忠义,但观其旧日行径,恐怕宇文宗室之内谁做天子于他并无差异,亦是不足令他倾力争取。

至于李昞,其带回关中的兵马,已被拆分给了河东、弘农以及征蜀的尉迟迥,实际已经是个手里剩了不过几千兵丁可供节制的光杆司令,自然更没有多大的招揽价值了。

唯有这杨坚不同。

其父杨忠作为宇文护时代的持不同意见者,在关中北部与河西这两块偏远之土上,反而有不少亲故。

别看北周在这两地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万之数,但这两地北接突厥,实在是他宇文邕这个突厥女婿,最有能力也最应当掌握的所在。

毕竟,南

征万一不利,他还可以凭此基业,退保陇右。

是以杨坚,值得这般笼络。

于是宇文邕又道。

“杨卿不必推辞,今我大周内外交困,正须上下一心,以保社稷。”

杨坚闻言,亦知不便再作推迟,终于拜谢道。

“陛下如此待杨氏,坚必殊死以待陛下。”

“臣请为陛下牧凉州。”

宇文邕得言亦喜,他道。

“善。”

有了杨坚的投效,他对未来的谋划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他于是抬首对身侧的王轨言道。

“卿可为杨公言我等保全社稷之谋。”

王轨得言,立时应诺,起身在案上摊开一幅西北舆图,便继而言道。

“山南败后,我朝兵卒仅余一十七万。”

“其中三万在弘农备洛阳之敌,四万在河东备晋阳之敌,二万在武关备南阳之敌,是故十七万之兵,备御东寇,已用其半。”

“又有二万在凉州备吐谷浑,二万在渭北灵、银等州备突厥,一万在长安左右为守备。”

“是故我朝得用平巴蜀逆乱之兵,不过三万。”

王轨言语到此一顿,用手指在图上故武川镇(今呼和浩特)的所在,点了一点,道。

“我等皆料秋冬之际,齐将入寇。”

“今恐关中兵力不足,是以意请突厥部落二万帐驻牧于武川。”

“一旦齐人西寇,则请突厥人出北道袭扰晋北,以分齐人兵势。”

“然杨公亦知,突厥人贪财货,往昔关中供奉,每岁绢布十万匹,其资折钱二、三亿,若以养军,足备二万。”

“往岁之中,我舍此养军之费以供突厥,边境才得安宁。”

“今巴蜀既失,国朝财用不足,今日虽与公卿议定开盐赋、征行商税,所得除供养众军外,恐未得有余以结好突厥。”

“幸赖陛下天赐英睿,我等始得应对之法。”

王轨将手指之处由武川西移,点在河西敦煌郡处。

“凉州之境,向有商旅往来关中西域,为货殖之事,其利甚多。”

“而由西域入关中,虽有伊吾、高昌、鄯善南北三道,其所经行,必由敦煌。”

“敦煌,地近突厥,而至关中绝远,贡赋难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