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宫(第2页)
“阿吉,今日中秋,汝等亦可休沐半日,食过豆饭。与我同往玄真观中奉些香火如何?”
张吉,是他在侯景乱中亡故阿兄的姓名。
眼前这个蛮人少年,面貌与他阿兄,实在太像。
张吉虽不知都保长用意,但他能有现今的姓名身份,毕竟皆是出于眼前这位于他赏识信重的官长。官长既有美意,他如何敢辞?
“承蒙都保长挂念,吉,敢不从命。”
张祥欣慰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阿吉这雅言说得甚好。”
言罢,他却是神色黯然地看了眼自己的那条跛腿,苦笑着摇了摇头,对张吉道。
“可惜我在襄阳伤了腿脚,否则定要携汝从军东征,为汝讨个前程。”
言语间,他抬起头来,看向了西面那座巍峨的建康城。
侯景乱时,他曾与阿兄张吉避居建康台城。
此刻,他仿佛又看到了侯景乱时,台城之中,那积尸满目,烂汁遍地的地狱景象。
他理解天子为何要大耗物力于这青溪东岸修筑新宫。
自孙吴建都于此,享过三百三十年繁华的建康,已与他的阿兄一样,在那场残酷的劫难之中死去了。
张祥犹记得,侯景围城的那一年,他是靠着吃人尸体,才撑到最后的。
一阵鸟鸣自耳畔响起,将他从那恐怖的梦魇中唤醒。
天空之上,一行白鹭向东而去。
他不想继续留在建康了,他与建康还有整个江南王朝一样,都需要一次新生。
“阿弟。”
张祥口中吐出了那个他一直想叫而不敢叫的词汇,抬手指向了东方。
顺着他指尖的方向,张吉看到了一座
恢弘的宫殿,那是未来陈国新宫的主殿——奉天殿。
张祥却比他看得更远。
“阿兄有一故交袍泽,随弘文王东去,声言已在海东为将军,欲召我同享富贵。”
“明岁,你可愿与阿兄共往江户?”
他的目光似乎越过了东海,看到了万里波涛之外的原野与湖泽。
他感谢把命留给他的兄长。
可他不想再活在旧日的阴影里了,哪怕如今,他已然跛足。
他要离开建康,去新的世界,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新宫”。
为了,新生。
————
行往建康新宫的车舆之内,陈伯宗同样在思索着海东之事。
昨日辽东来报,他的弘文王,赖在乐州平壤,称病不愿东行了。
不过此事倒也不算难办,他已命太医院差了几个御医启程东行,又下了旨意令程文季留下人马护卫之后,继续领兵东进。
陈叔宝可以缓缓东行,可程文季的大军不能停下来。
明岁之前,须得这支万人规模的大军在海东的关东平原稳住阵脚,海东的形势才能彻底稳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