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治獠之策(第2页)
投桃报李,一个中书舍人的职衔是陈伯宗投出的桃,而故南周公主崔妙瑜的入宫便是蜀地人还报的李。
而得了皇帝赐桃,又因故南周驸马身份成了皇帝连襟的苏威呢?
自然隐隐成了蜀地群臣在朝中的代言人。
苏威自己当然比旁人更了解此中关窍,近来侍奉天子,已然可称殷勤。
是以,听了陈伯宗的问话,他忙从袖中抽出一卷画轴,呈了上去。
“至尊,舆图在此。”
苏威为制这副舆图,费了不小工夫,可他并未多言邀功,几番接触下来,他已了然这陈国天子喜欢干吏,而厌恶大言之人。
陈伯宗接过画轴,凭栏摊开,目光在那图上的线条文字之间跃动。
这是幅绘制得并不精准的陈国西南舆图,不过,陈伯宗的注意力,却并不在那图上所现的山川地理之上,而在那图上所附的言说各处之间道里行程的文字之上。
“巴郡(今重庆)至成都,行程千里,九十里(36公里)置一驿,须置驿十一。”
“成都至汉中,行程一千三百二十里,须置驿十五。”“泸川(今四川泸州)至建宁(今云南曲靖),行程一千五百六十里,须置驿十七。”
“巴郡至贵阳,行程一千又九十里,须置驿十二”
“建宁至江陵(今湖北荆州),行程三千五百六十里,须置驿三十九。”
“以上通计之,欲通西南驿路,须置驿站九十四,经蛮人地者六十二。”
“臣威言,请以蜀中盐利招黔中、南中等处部落来附,以其首领为土司治其地,朝廷则劳役其民造驿路于山林,如此可大省转输之费。”
“而驿路若成,则诸土司顺者可以解其官,逆者可以捣其巢,诚如是,则滇黔之地尽为华夏,西南之土永在版籍。”
“愿陛下思之。”
陈伯宗看罢舆图之上,苏威的谏言,知晓其为此颇用了些心思,心中不免对其生出几分嘉许,又思虑片刻,才道。
“卿言驿路成,则西南之土不失版籍,其道理可为朕详言否?”
苏威抬手指了指二人身前苍龙门下的滔滔江水。
“陛下,道路者,国家之脉络也,商旅赖之兴,军旅赖之进,政令赖之行。”
“前代南中屡陷蛮夷,以至南中夏人常言蛮语,虽因道路之阻,亦由朝廷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