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筹谋北事(第2页)
辽人又破辽境关防,以应遁于山外之高句丽王高汤。
高汤遣其将乙支文德将兵四千入辽东,乙支文德转攻各处,应者如云,齐人困守郡县,不能制。
三月二十八。
齐主高纬颇忧其事,时陆令萱等欲去宗室之权,乃说兰陵王高长恭颇知辽东事,用之,必能平辽。
高纬乃以高长恭为辽东行台尚书,配河北兵三万,以讨辽人之叛。
又遣使者南下,约陈国共击高句丽,意欲灭亡其国。
四月十六。
建康东北五十里,瓜步山下。
兵营校场之内,几个陈军士卒正协力转动着一驾置于偏箱车上的床弩末尾处的绞车。
不多时,床弩的弓弦便被他们拉满,随即,弩手装好弩矢。
在他推动床弩朝一百五十步(225米)外的草人目标稍作校准之后。
伴随一声尖锐的破空之声于校场之上响起,远处那草人箭靶被那根半人高低的弩矢撞得碎裂开来,应声扑地。
“好!”
陈伯宗不由为这床弩的威势喝了声彩。
他满意地看向身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文官,道。
“赖卿之力,我陈国军中又添一件利器。”
这青年名叫宇文恺,乃是恭州之战中归降的周人俘虏。宇文恺之父是北周重臣宇文贵,被俘前,他又在宇文邕身边充作侍卫。
按理说,这样的宇文家铁杆,闲置不用是最好的选择。
可谁叫陈伯宗在后世听过宇文恺的大名呢?
对于这位隋唐长安城、洛阳城的缔造者,深受杨广喜爱的发明家,陈伯宗实在舍不得让他闲置。
是以去岁便将他起用,授了个五品工部军器司郎中的差事,令他为陈军研发新式床弩。
宇文恺也果然没叫人失望,只一年工夫便拿出了这件双弓床弩。
这床弩用双弓之力,一人发矢,六人拉弦,能射三百步(450米)。
一百五十步内,能洞穿人马。
同时,这床弩还能装载在中等型号的马车上使用。
试想,若是平原之上,两阵对圆之前,己方阵前能突然摆开几十辆这样装着床弩的马车,朝敌方阵中射出几轮这种能把人串成肉串的弩矢。
那将给敌方士气带来多大的打击?
如果将这些床弩对准敌方阵线一角,是不是有可能直接将这时代还相当密集的阵线射崩?
这哪里是床弩,这分明就是弱化版的火炮啊!
陈伯宗已经忍不住在心里开始幻想,未来陈、齐决战之时,此物神兵天降,大杀四方的画面了。
只是他又想了想,还是觉得这床弩的射程有些不够,便道。
“宇文郎中,可否再为此弩加一弓之力?叫它射得更远些?”
宇文恺摇了摇头,道。
“三弓之弩,臣非不能造,实不合用也。”
“陛下,开三弓之弩须用二三十人之力,虽杀伤能及二三百步,而不能载于车马。”
“臣私计之,此二弓床弩虽杀伤稍弱,然来去自如,最宜战阵。”
“且,此号床弩,若遇风雨,尤可于战车之上加棚盖以庇护之,江南多雨,士卒用此物,极便。”
闻言,陈伯宗突然想起了章昭达那于阴雨之后,再行南北决战的战略构想,便也点了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