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徐州北望(第2页)
待拿下徐州之后,陈军主力便要西出,力图在沛郡(今萧县)、丰县、沛县三城之间,由泡水、汴水、荷水三条河流围成的三角形平原上,与齐军主力形成对峙。
待到五月,夏雨一至,陈军主力便主动出击寻求与齐军决战。
若得胜,彼时河水暴涨,齐军退路为水流所阻,足可以趁势一举吃掉齐军主力。果如是,则天下一统有望。
若不胜,陈军亦可以依靠水上优势,阻击迟滞追击的齐军,到那时,再不济,陈军也可以依托徐州坚城进行抵抗,至少能够守住现阶段北伐取得的成果。
总之,高纬与北齐朝廷的犹豫和行动迟缓,已经让陈国摆脱了北伐所可能面临的最差结果。
不过,若第二轮的北伐攻势,只是与高纬决战徐州这般简单,陈伯宗倒也不必做这登高抒怀的举动了。
古来用兵,讲究一正一奇,具体制定北伐方略的周罗睺又是个敢冒奇险用兵的将军。
是以,除南边徐州与高纬决战的正兵之外,陈军在北面还准备了三路奇兵。
第一路是最北面,要自光州渡海,攻击沧州齐军的樊毅。
旧时,北齐在幽、瀛、沧、青四州,沿海置官,煮盐为赋。去岁河北大水之后,北齐民间饥困,因而现今北齐河北郡县的运转经费,大半要靠这些海盐提供的税赋来支持。
如今,青州已为陈国所得,余下三州之中,沧州产盐最多,一旦拿下此地,则北齐的财政将会进一步崩溃。
届时,愿意替北齐在河北死力抗陈的人自然会进一步减少。
第二路,是同样要从光州出发,溯黄河而上,直取黎阳、滑台,进而伺机联合河北义军攻打邺城的程文季。
是的,前面数年的天灾,让位于北齐腹心之地的河北产生了大量苦于官府盘剥而跃跃欲反的汉人豪族和饥困交迫的流民。
只要陈国愿意给官爵,给粮米,这群走投无路的人,就会愿意豁出命来,与北齐官府做上一场。
只是用兵此路,的确凶险万分。
黎阳、滑台,是控制白沟与黄河连接的交通枢纽。
白沟连通清水、漳水,由白沟北上,可以由水路直抵邺城、幽州。
黄河更不必说,由滑台溯流西山,可转汴水、泗水,直抵徐州、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