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琼花宴3 过程(第2页)
崇明帝问:“什么?”
尤乾陵道:“那就是她被人带出了公主府。”
崇明帝道:“……朕认为当时的长公主府如此森严,如何能被人带出府。这假设更不可能。”
尤乾陵却说:“不,之前只是可能。现在,我可以确定。”他目光看向周知尧,接着说:“周大人,我记得当时只有你是晚一步来公主府的,对吧。”
周知尧立刻找了借口,回道:“这事可怪不到下官头上。陛下可否记得,当时在听闻要去长公主府时,下官当时就推辞回去了。是您……半路将下官叫回去的吧。”
后半句的咬字要比之前清晰了。
闫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点,诧异地看向跪在中央的周知尧——这甩锅的手段太高明了,三言两语就把重点转到了崇明帝那头。
可,周知尧是吃了什么?胆子能大到这个程度。如果说之前因为尤乾陵针对他,让他暴走了。那现在这种对崇明帝不敬的口气是崇明帝对他做了什么吗?
崇明帝没有否认,这事其实并没有在刑部对琼花宴案的案卷上记载,算是尤乾陵第一听说有这么一回事。
“那晚讨论政事,恰好就和礼部有关。朕急着解决事,自然要将人叫来。”
周知尧忽然笑了起来。
“哎呀,如此一说。当时谈论的那事,恰好和后来的祭天台有关呢。”
闫欣听到这三字,本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
这是尤乾陵听到的第二件史书上没有对琼花宴案记载的内容。但和半路将周知尧叫回去这件事相比,这条线索和琼花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尤乾陵下意识思索周知尧为何会提起这件事,但马上他回神了——周知尧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抓人把柄。
他三番两次想要见闫欣,目的必定是闫欣对他来说有利用价值。而祭天台的案子,恰恰就是闫欣最关注的东西。
到这个地步了,这个人想的还是怎么挑拨离间。
心底涌上来的想要除之而后快的念头越发强烈了。
——
相较于红了眼的尤乾陵,闫欣反而比之前冷静了许多。
尤其是周知尧提到了祭天台——假如之前琼花宴只是尤乾陵一个人的事。那么从周知尧说出这三个字开始,它就将这里的所有人都拉进了这个名为争权的漩涡里了。
可琼花宴的重点是争权吗?反正从她的角度来看,长公主不像是在争权。
反而她避得特别明显,像是恐惧被什么人发觉自己在做什么似的。
——
琼花宴本身才是关键。其他的都应该在这个案子揭开真相后再来计较。
好在周知尧想搅浑这趟水,也得看尤乾陵吃不吃这套。
他们的郡爷,虽然情绪容易激动。
可要是认定了目标,咬住了地方。那么不管对方使尽多少手段,都不能挣脱。
恰好这时尤乾陵开口了。
“是吗?若真是如此,那本王一直没想明白的某些地方,倒是说通了。”
周知尧原本看戏似的眼神,在尤乾陵说完之后,僵在了脸上。
“郡爷,您这是在胡搅蛮缠啊……盯着下官一个无关之人,有意思吗?”
尤乾陵道:“胡搅蛮缠?那得你清白了才行。”
这时,浓雾再次散开,昏暗的神像底下,一辆马车影子停在了偏角处,一条卷起来的长条沉重地被人丢上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