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军事改革(第2页)

孙传庭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军队中,士兵训练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将领指挥能力不足,且军队装备也有待更新。臣以为,改革应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设立专门的军事院校,选拔优秀的将领和士兵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军事素养。”

朱由检点头赞同:“此计甚好。设立军事院校,可培养出

一批专业的军事人才,为军队注入新的活力。洪爱卿,此事就由你负责筹备,务必挑选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官任教。”

洪承畴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全力以赴。臣还建议,在选拔人才时,不应局限于出身,只要有才能,皆可入选,如此方能广纳贤才。`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

朱由检说道:“洪爱卿所言有理。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方能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杨爱卿,你在统筹方面经验丰富,对于优化军队管理,你有何高见?”

杨嗣昌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军队管理需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确各级将领职责,避免权力交叉导致管理混乱。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士兵和将领的表现进行定期考核,有功者赏,有过者罚,以此激励士气。”

朱由检赞赏地看着杨嗣昌:“杨爱卿所言切中要害。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能让军队更加有序高效。孙爱卿,对于军队装备更新,你有什么具体计划?”

孙传庭说道:“陛下,如今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愈发重要,臣建议加大对火器研发和制造的投入,提升火器的威力和精准度。同时,改良冷兵器,使其更加锋利耐用。另外,打造新型战船,提升海军的作战能力。”

朱由检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洪爱卿,你协同工部,加大对火器和兵器制造的监管力度,务必保证装备质量。”

洪承畴应道:“陛下,臣定会与工部紧密合作,确保装备精良。只是这改革所需的资金,恐怕不是小数目。”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说道:“资金一事,杨爱卿,你会同户部,仔细核算所需费用,看看从哪些方面可以节省开支,优先保障军制改革的资金需求。”

杨嗣昌领命:“陛下,臣会与户部商议,合理调配资金,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不过,臣认为在节省开支的同时,也可考虑开辟新的财源,以减轻财政压力。”

朱由检问道:“杨爱卿有何想法?”

杨嗣昌说道:“陛下,如今海外贸易日益繁荣,可适当增加关税,同时鼓励民间商业发展,通过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朱由检点头:“此计可行。但增加关税要把握好度,不可影响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洪爱卿,你在与西洋交流学习技术时,也可关注他们的财政管理经验,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洪承畴应道:“是,陛下。”

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军制改革的初步方案逐渐成形。朱由检看着三位大臣,郑重地说:“军制改革关乎大明的兴衰,诸位爱卿务必尽心尽力。改革过程中若遇到困难,及时向朕奏明,朕会全力支持。”

三人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

此后,洪承畴全身心投入到军事院校的筹备工作中。他西处奔走,选拔教官,制定教学大纲。一日,他进宫向朱由检汇报进展:“陛下,军事院校的选址己确定,教官也己挑选了一部分,皆是军中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学识渊博的学者。只是这教学内容,还需陛下定夺。”

朱由检说道:“教学内容既要涵盖兵法谋略、战阵指挥等传统军事知识,也要包括西洋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另外,要注重培养学员的品德和忠诚,让他们牢记为大明效力的使命。”

洪承畴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定会将这些融入教学内容中。”

与此同时,杨嗣昌与户部官员日夜核算资金,制定财政调配方案。他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经过仔细核算,军制改革所需资金巨大,但通过节省开支和开辟新财源,可基本满足需求。只是增加关税一事,部分商贾有所不满。”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商贾追求利益在所难免,但他们也应明白,军制改革是为了保卫国家,只有国家安稳,他们的生意才能长久。你派人向他们解释清楚,若有故意阻挠者,严惩不贷。”

杨嗣昌领命:“是,陛下。臣会妥善处理。”

孙传庭则忙于军队装备的更新工作。他亲自监督火器的研发和制造,与工匠们一起探讨如何提升火器性能。一日,他兴奋地进宫向朱由检汇报:“陛下,经过工匠们的努力,新研制的火炮威力大增,射程更远,精准度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