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卫生普及,拯救百姓(第2页)
朱由检神色坚定,说道:“诸位爱卿所虑皆是。洪爱卿,你久历地方,深知民情,统筹规划一事,便交予你。制定计划要详尽周全,兼顾各方。”
洪承畴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深入调研,制定出切实可行之规划。”
朱由检看向杨嗣昌:“杨爱卿,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关乎计划成败。你负责制定宣传策略,务必让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杨嗣昌恭敬回应:“陛下,臣定不负所托,结合各地实情,采用多元方式宣传,力求百姓皆能知晓。”
最后,朱由检对孙传庭说:“孙爱卿,维护推行秩序,防止扰民,此重任非你莫属。要制定严格之规,确保计划平稳推进。”
孙传庭抱拳,语气铿锵:“陛下,臣定严格监管,保障计划顺利实施。”
会后,洪承畴即刻展开行动,派遣官员奔赴各地,深入乡村城镇,了解当地卫生现状、人口分布、风俗习惯等情况。经过数月调研,洪承畴带着初步规划进宫复命。
“陛下,经各地调研,臣已初步拟定卫生普及规划。先在京城及周边试点,建立公共卫生设施,如修建公厕、设立垃圾集中堆放点,并组织专人定期清理。同时,对饮用水源进行保护,确保百姓用水安全。待试点成功,再向各地推广。”洪承畴奏报。
朱由检看着规划方案,点头认可:“洪爱卿辛苦,此规划可行。但推行之时,要注重细节,确保百姓真正受益。”
杨嗣昌也呈上宣传策略:“陛下,臣计划通过张贴告示、说书唱戏、开设讲堂等方式,向百姓宣传卫生知识,如勤洗手、定期清扫居所、注意饮食卫生等。同时,编印简单易懂的卫生手册,分发至各地。”
朱由检赞许道:“杨爱卿策略甚妙,宣传要生动有趣,让百姓易于接受。”
孙传庭则说道:“陛下,臣已制定相关规则,对破坏公共卫生者,予以惩戒。执行人员若有扰民行为,严惩不贷。”
朱由检严肃地说:“孙爱卿,规则要严格执行,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激起民怨。”
卫生普及计划在京城及周边正式启动。杨嗣昌安排的说书人在街头巷尾开讲卫生知识,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
“各位乡亲,这洗手啊,可得讲究。手上脏污有诸多病菌,不洗净,吃进肚里,便容易生病……”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着。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有人问道:“先生,这病菌是何物?咋就看不见呢?”
说书人笑着解释:“这病菌啊,小得很,肉眼难见,但危害可不小。就像那疫病,多是病菌作祟。”
与此同时,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孙传庭亲自巡查施工现场,确保工程质量。
“这公厕的选址要方便百姓,建造要坚固实用,不可偷工减料。”孙传庭对施工负责人说道。
然而,计划推行并非一帆风顺。部分百姓对改变生活习惯不理解,甚至抵触。有人依旧随意倾倒垃圾,不配合公厕使用。
负责宣传的官员向杨嗣昌汇报:“杨大人,有些百姓不听劝,还是照旧,这可如何是好?”
杨嗣昌思索后说道:“不可强硬逼迫。你多组织些活动,邀请村里有声望的老者参与,让他们带头示范,或许百姓会更容易接受。”
洪承畴在巡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在饮用水源保护上存在困难。因水源分布广,监管不易。
洪承畴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饮用水源保护难度较大,单靠官府人力,难以周全。”
朱由检思考片刻,说道:“可发动当地百姓,设立水源保护监督小组,对积极保护水源者予以奖励,如此或可解决。”
洪承畴领命而去,依言而行,效果显着。
随着时间推移,京城及周边的卫生状况逐渐改善。街道整洁,垃圾有了固定堆放处,疫病发生次数也有所减少。
朱由检带着三位大臣视察成果,满意地说:“诸位爱卿,看到这些变化,朕深感欣慰。但不可懈怠,要继续完善,尽快向各地推广。”
洪承畴说道:“陛下,臣会总结试点经验,优化规划,加快推广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