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红砖技术(第3页)
在一个小镇的推广活动中,一位工匠看着新型红砖,疑惑地问道:“这砖看着确实不错,可我们一直用传统砖,这新型砖用起来会不会不一样啊?”
杨嗣昌笑着解释道:“这位师傅,新型红砖在使用上与传统砖并无太大差异,但它强度更高,能让房屋更加坚固。我们会为大家提供培训,确保大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孙传庭则加强了对烧制工坊的安全管理。他定期检查工坊的设备和安全设施,对工匠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然而,在一次检查中,他发现部分工匠为了提高产量,缩短了烧制时间,导致红砖质量出现问题。
孙传庭严厉批评了工坊负责人:“质量是新型红砖的生命线,绝不能为了产量而牺牲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烧制,否则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随着宣传推广工作的进行,一些百姓和工匠开始接受新型红砖,但仍有部分人持怀疑态度。
一位老工匠对杨嗣昌说道:“杨大人,这新型砖虽好,可我们用惯了传统砖,担心换了砖,盖出的房子不结实。”
杨嗣昌耐心地说道:“老师傅,我们已经做过多次试验,新型红砖的质量有保障。而且我们会安排专业人员指导大家使用,您放心就是。”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杨嗣昌安排在一些地方进行新型红砖建房的示范工程,让百姓和工匠亲眼看到新型红砖的实际效果。
与此同时,洪承畴持续关注新型红砖的生产情况,不断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他还与杨嗣昌、孙传庭商议,制定新型红砖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确保每一批红砖都符合要求。
随着示范工程的建成,新型红砖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房屋更加坚固美观,且由于新型红砖的耐久性,维修成本也降低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并主动要求使用新型红砖。
然而,随着新型红砖需求的增加,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道路状况不佳,部分红砖在运输途中受损。
孙传庭得知后,立刻与洪承畴商议解决办法。洪承畴说道:“孙大人,或许我们可以改善运输包装,增加缓冲材料,减少红砖受损。同时,也可以向陛下建议,加快对运输道路的修缮。”
孙传庭点头赞同:“洪大人所言极是,我这就安排改善包装,同时向陛下奏明道路修缮的重要性。”
孙传庭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新型红砖在运输过程中因道路状况不佳,部分受损。臣建议加快对主要运输道路的修缮,以保障新型红砖能够完好地送达各地。”
朱由检说道:“孙爱卿,道路修缮之事,可与负责基建的官员协调,尽快安排。同时,要继续加强对新型红砖生产、运输和使用的监管,确保这项工程顺利推进。”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型红砖的烧制、推广和应用逐渐走上正轨。越来越多的基建工程开始使用新型红砖,建筑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
一日,杨嗣昌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如今新型红砖已在多地广泛应用,百姓和工匠对其认可度越来越高。臣建议对在新型红砖研制、推广过程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团体进行表彰,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大明的基建创新中来。”
朱由检点头赞同:“杨爱卿此建议甚好。洪爱卿,你负责评选出表现出色的人员和团体。孙爱卿,安排好表彰事宜,让大家看到朝廷对基建创新的重视。”
洪承畴领命:“陛下,臣定会公正评选,选出真正为新型红砖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孙传庭领命:“陛下,臣会精心安排表彰仪式,弘扬创新精神,为大明的基建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新型红砖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朱由检深知,这只是大明基建创新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未来,他将继续与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等臣子携手,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大明的基建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让大明的建筑更加坚固美观,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