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铅笔研制(第3页)

朱由检宽慰道:“洪爱卿不必自责,研发之路本就充满艰辛,遇到困难在所难免。让团队成员静下心来,仔细研究,集思广益,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洪承畴领命回到工坊,组织团队成员对整个装配过程进行全面梳理。经过反复试验和分析,他们发现是笔杆内部的钻孔精度不够,以及笔芯与笔杆的契合设计存在缺陷。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对钻孔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了更为精密的钻孔工具,同时优化了笔芯与笔杆的契合结构。经过一番努力,笔杆与笔芯的装配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二者结合紧密,书写时笔芯稳固。

与此同时,杨嗣昌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精心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推广方案。他针对学子、文人、商贾等不同群体,设计了差异化的宣传策略。对于学子,强调铅

笔书写便捷、易于修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文人,突出铅笔能展现独特的书写韵味和绘画效果;对于商贾,着重介绍铅笔在记账、记录商业信息方面的高效性。

杨嗣昌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宣传推广方案己制定完成。针对不同群体,我们将采用个性化的宣传方式,确保让每个人都能了解铅笔的优势。质量标准也己初步拟定,涵盖笔芯的硬度、书写顺滑度、笔杆的强度与舒适度等多个方面,以保障产品的高品质。”

朱由检说道:“杨爱卿,宣传推广要注重实效,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发力。质量标准要严格执行,这是产品立足市场的根本。”

孙传庭按照朱由检的指示,与当地官府积极沟通,商议修缮拓宽山区道路事宜。在获得官府支持后,他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开始对道路进行施工。同时,着手规划工坊的布局和安全设施建设。

孙传庭对负责工坊建设的人员说道:“安全生产是工坊的生命线,每一个安全细节都关乎工匠们的生命安全,务必严格按照标准施工,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随着笔杆与笔芯装配工艺的完善,研发团队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试验性的铅笔。洪承畴带着这批铅笔进宫,兴奋地向朱由检展示:“陛下,经过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己成功生产出试验铅笔。经测试,笔芯书写流畅,笔杆与笔芯结合稳固,各项性能基本达到预期。但在大规模生产前,还需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朱由检拿起铅笔,亲自书写感受了一番,满意地说道:“洪爱卿,这是重大突破。继续优化工艺,为大规模生产做好充分准备。杨爱卿,宣传推广工作可提前预热,让天下人知晓我大明即将有如此便捷的书写工具问世。孙爱卿,加快工坊建设进度,确保早日投产。”

杨嗣昌领命后,立即在京城的各大书院、学府、书肆以及商业繁华地段张贴宣传海报,介绍铅笔的功能特点,并安排人员准备举办现场演示活动。

孙传庭则督促工坊建设加快进度,同时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他对工坊的工匠们说道:“安全生产关乎大家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然而,在工坊建设过程中,当地一些村民担心工坊生产会产生噪音和废弃物,影响他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对工坊建设表示不满,甚至有人前来阻挠施工。孙传庭得知后,亲自前往与村民沟通。

孙传庭耐心地对村民们说:“乡亲们,我理解大家的担忧。我们己经制定了完善的降噪和废弃物处理方案,不会对大家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工坊建成后,会给村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大家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