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西南剿匪安民心(第2页)
洪承畴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西南地势复杂,山林茂密,匪患与土司余孽盘踞其中,易守难攻。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派遣熟悉西南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将领,率领精锐之师,深入匪巢。同时,需精准掌握匪患与土司余孽的兵力部署、行动规律,制定详细作战计划,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杨嗣昌紧接着说道:“陛下,洪大人所言极是。除此之外,粮草军需的供应至关重要。西南路途遥远,运输不便,需提前规划好运输路线,确保前线物资充足。另外,要安抚好当地百姓,匪患当前,百姓人心惶惶,若能得到百姓支持,可为平乱提供诸多便利,比如提供情报、协助运输等。”
孙传庭表情严肃,补充道:“陛下,平定匪患,军事行动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后续治理。土司制度在西南实行已久,虽经改革,但余孽尚存。待匪患平定后,需重新规划西南地区的治理方式,加强朝廷管控,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朱由检目光坚定地看着三位大臣,说道:“诸位爱卿所虑周全,此乃朕之幸,大明之幸。洪爱卿,你负责挑选将领,筹备军事行动,制定详细作战计划;杨爱卿,统筹粮草军需供应,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孙爱卿,提前谋划西南地区后续治理之策。朕授予你们全权,务必早日平定匪患,还西南百姓安宁。”
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三人齐声应道:“臣等领命,不负陛下重托!”
会后,洪承畴立刻着手挑选将领。他翻阅众多将领的履历,与熟悉西南情况的官员交流,最终选定了一位名叫陈奇的将领。陈奇曾在西南地区任职多年,对当地地理和匪患情况较为了解,且作战勇猛,足智多谋。
洪承畴将陈奇召至府中,严肃地说道:“陈将军,陛下命你率精锐之师平定西南匪患,此乃重任在肩。你需尽快了解匪患与土司余孽的详细情况,制定作战计划,务必一举成功。”
陈奇抱拳,坚定地说道:“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只是西南地势复杂,匪患狡猾,还望大人能多提供些情报支持。”
洪承畴点头道:“这是自然。我会安排斥候深入西南,为你打探情报。你回去后,即刻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出发。”
与此同时,杨嗣昌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与户部官员商议,调拨大量粮草。“西南匪患平乱,粮草供应是关键,务必保证足额按时送达。”随后,他又安排人员采购各类军需物资,如兵器、盔甲等。“兵器要锋利,盔甲要坚固,方能让将士们在战场上无后顾之忧。”
杨嗣昌深知安抚百姓的重要性,他亲自起草安民告示,派遣官员到西南各地张贴。告示中承诺朝廷定会平定匪患,保障百姓安全,并鼓励百姓协助官军。
孙传庭则召集幕僚,日夜商讨西南地区后续治理之策。“土司余孽复苏,说明我们对西南的治理还存在漏洞。此次平乱后,必须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改革治理制度。”
数日后,洪承畴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陈奇将军已挑选完毕,正整顿兵马。斥候传来消息,匪患与土司余孽盘踞在西南山区的几个据点,相互呼应。陈将军计划先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然后逐个击破。”
朱由检点头道:“此计甚好。告诉陈将军,让他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轻敌。有任何情况,及时奏报。”
杨嗣昌也进宫奏报:“陛下,粮草军需已筹备完毕,运输路线也已规划好,随时可以起运。安民告示已张贴出去,目前西南百姓情绪稍有稳定,不少百姓表示愿意协助官军。”
朱由检赞许道:“杨爱卿办事得力。粮草运输途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被匪患劫夺。”
孙传庭接着进宫奏报:“陛下,关于西南地区后续治理之策,臣已初步拟定。可在西南增设州县,选派得力官员治理,加强对地方的掌控。同时,推行汉化教育,促进民族融合,从根本上消除土司余孽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