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藩王勾结(第2页)

三人齐声应道:“臣等领命!”

洪承畴领命后,迅速组织了一批精明强干的锦衣卫。他对锦衣卫指挥使严肃说道:“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关乎大明江山的安危。你们要暗中查访,务必弄清楚与白莲教勾结的藩王身份,以及他们勾结的时间、方式和目的,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锦衣卫指挥使抱拳说道:“大人放心,卑职定不辱使命。”说罢,便带着手下人悄然出发,分散至各地进行秘密查访。

杨嗣昌则发动自己在各地的情报网络,不仅加强对白莲教活动的监视,还着重关注各位藩王的异常举动。他对情报人员叮嘱道:“此事关系重大,你们要想尽办法获取准确情报,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线索,都要及时上报。”

孙传庭回到军营,挑选了几位心腹将领,低声说道:“诸位将军,陛下有令,秘密调集军队,做好应对突发叛乱的准备。但此事高度机密,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将领们纷纷点头,各自领命去筹备军队调度事宜。

数日后,洪承畴进宫,神色凝重地奏报:“陛下,经过锦衣卫的不懈查访,已查明与白莲教勾结的是宁王。宁王近年来在封地广纳门客,暗中与白莲教往来频繁,似乎在谋划一场大规模的起事。”

朱由检怒拍桌子,喝道:“好一个宁王,朕待他不薄,竟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杨爱卿,你那边可有新消息?”

杨嗣昌赶忙奏道:“陛下,据情报显示,白莲教在宁王的支持下,正大量囤积粮草、兵器,还四处招募死士,似乎准备近期有所行动。”

孙传庭也奏道:“陛下,军队已秘密调集完毕,随时听候陛下调遣。”

朱由检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坐等他们行动。洪爱卿,继续收集宁王与白莲教勾结的证据,越多越好。杨爱卿,尝试策反宁王身边的人,获取更详细的起事计划。孙爱卿,做好军事部署,一旦时机成熟,即刻出兵,将他们一网打尽。”

洪承畴领命后,加大了对宁王与白莲教勾结证据的收集力度。锦衣卫四处奔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人证、物证。

杨嗣昌则暗中联系宁王身边的一些门客,试图以大义和利益劝说他们倒戈。他找到一位与宁王关系密切的幕僚,诚恳地说:“宁王此举乃是谋逆大罪,必将祸及家人。你跟随宁王多年,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走上这条不归路?若你能提供有用情报,朝廷定会从轻发落。”

这位幕僚权衡利弊后,终于答应为杨嗣昌提供情报。很快,杨嗣昌便得知了宁王与白莲教计划在中秋之夜发动叛乱的消息。

杨嗣昌赶忙进宫奏报:“陛下,大事不好。宁王与白莲教计划在中秋之夜,趁各地官员庆祝佳节、防范松懈之时,发动叛乱,他们打算先攻占几个重要城镇,然后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朱由检目光如炬,说道:“来得好!孙爱卿,你即刻率领军队,在宁王封地附近设下埋伏,等他们一出动,便将其包围。洪爱卿,将收集到的宁王与白莲教勾结的证据整理好,准备在朝堂上公布。”

孙传庭领命后,迅速率领军队奔赴宁王封地附近,精心布置埋伏。他对将士们说道:“此次任务关乎大明安危,大家务必保持警惕,听从指挥,绝不能让叛贼逃脱。”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宁王与白莲教果然按计划发动叛乱,叛军刚一出城,便陷入了孙传庭布置的重重包围之中。孙传庭一声令下:“杀!”明军如猛虎下山,与叛军展开激烈厮杀。

宁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计划竟已败露,顿时乱了阵脚。白莲教的教徒们虽拼死抵抗,但在训练有素的明军面前,渐渐力不从心。

经过一番激战,叛军死伤惨重,宁王和白莲教的头目皆被生擒。

孙传庭将宁王等人押解回京,朱由检在朝堂上怒视着宁王,喝道:“宁王,你身为藩王,享受荣华富贵,为何要与邪教勾结,意图谋逆?”

宁王低着头,不敢直视朱由检,嗫嚅道:“陛下,臣一时糊涂,听信了白莲教的蛊惑,犯下大错,求陛下饶命。”

朱由检冷笑道:“饶命?你犯下如此重罪,天理难容!洪爱卿,将他们勾结的证据呈上来。”

洪承畴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呈上,朝堂上群臣一片哗然。

朱由检看着群臣,大声说道:“诸位爱卿,宁王与白莲教勾结,意图谋逆,罪大恶极。朕决定,将宁王削藩夺爵,打入天牢,听候发落。白莲教一众头目,即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处理完宁王之案后,朱由检对洪承畴、杨嗣昌和孙传庭说道:“此次事件,让朕意识到朝廷内部可能还存在其他隐患。诸位爱卿,你们有何建议,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