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燕王四年,安阳称帝,迁都洛安
剑州南部的宋明礼昭告天下立宋国称帝,而后楚州西北部的梁飞立梁国称帝,占据琼州的魏杰立魏国称帝。
绿林军的程雄安称王不到一年后,在红巾军义灼的投奔后,昭告天下立楚国称帝。
至此,天下诸侯除燕王安阳尚未称帝,其余皆称帝,可谓皇帝遍地都是。
这也让燕国文武按捺不住了。
燕王四年自正旦大朝会后,文武大臣纷纷上表劝安阳称帝,在安阳拒绝后,劝进不仅未压下,反而在诸侯称帝后越发多了,各地文武官员纷纷劝进,奏表如雪花一样堆满了大殿。
安阳对于称帝也不反对,毕竟天下诸侯皆已称帝,再顶着诸侯王的帽子无形中要矮上一头,且如今的燕国是天下第一诸侯,想低调发展已是不可能了。
权衡再三,在群臣的再三劝进下,书信与远在黎瑟帝国的父亲李政商议后,安阳祭告天地,昭告天下,于燕王四年春称帝,建元昭武。
按照旧礼,昭武元年当从第二年也就是燕王五年才能算起,但安阳觉得没有必要,以本年燕王四年为元年。
登基称帝的大典,在文宗柳阳明带着礼部官员的主持下隆重而又繁杂。
安阳号昭武皇帝,尊父亲李政为太上皇,母亲长孙无垢为太后。
封王后赵云蛮为皇后,慕容明镜为贵妃,王太子李安民为皇太子,县主李安宁为青阳公主,封胞弟李康安为秦王。
按照旧制,登基称帝便要进行大范围的加封与赏赐。
不过在安阳称王之时已经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加封爵位与官职以酬文武之功,此次哪怕是称帝,也没有大范围的加封,而是只进行了一些官员的加封,只是大范围的对文武以钱财粮田赏赐。
一是安阳觉得一次称帝,并不想打破现有的封赏体系,且如今天下未定,再过高的封赏便会导致日后封无再封的境地...
二是以田地钱粮赏赐也算勉强能算封赏,尚能安群臣之心,且能让众文武将目光放在一统天下后的功劳封赏上。
这也算是史上第一个登基称帝如此“抠门”的皇帝了。
不过安阳自己确实心疼不已,一次称帝便让安阳大肆出血,要不是积累一年的粮草尚在,他怎么也不会称帝。
祸不双至,福不单行。
昭武元年夏(燕王四年),安阳称帝后的三个月,安阳迎来了他的第三第四个子嗣。
皇后赵云蛮与贵妃分别诞下一子,取名为李珏、李章,珏为皇后所生为兄,章贵妃所生为弟。
李家终于打破了李政、安阳两代子嗣少的桎梏,子嗣终于兴旺起来。
这让太后长孙无垢乐开了花,左抱一个右抱一个,脚下还有两个六岁多的小家伙。
不过安阳却是烦躁的很,二子珏天天哭,声音异常洪亮,让大多数在皇后之殿内安寝的安阳十分烦躁。
这青阳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在群臣皆建议安阳再休养生息一年积累粮草下,安阳坚持下令群臣整军备武,打算于秋收后出兵攻略天下。
并非他不听劝,而是时不我待。
北方的北苍帝国的纷乱大战仍旧在持续,但局势已经渐渐明朗。
首先是东部疆域的战局。原本在金部反叛后,近二十万兵马,损兵折将至八万之众,在东北部的完颜部与东南部慕容部的合力援助下,才堪堪稳住防线...
但燕王三年,伽蓝部起二十四万大军,拓跋部起二十二万大军,归降的金部起大军八万,合计五十三万大军攻伐完颜、慕容、扶余三部。
大战持续了半年,双方死伤惨重,僵持的战局下,皇帝耶律敬德从手上一直迟迟不动的三十万兵马中派兵十万增兵于东部战场...
如此情况下,在扶余部最后八万部众兵马仅剩五万下,扶余部居然率先投降臣服。
完颜、慕容两部大骂扶余部忘恩负义不堪为伍,但扶余部的投降,已让战局瞬间逆转,两部猝不及防下大败。
不得已之下,完颜部率仅剩的十二万撤到东南部,与仅剩十五万兵马的慕容部合并一处,在东南粮田之地据城而守,苟延残喘。
而士气正盛的伽蓝、拓跋、金部准备继续进攻追击攻城拔寨之际,安阳令蓟州的方怀义的敢死军与李存佑的定襄军北上入北苍,伺机而动,威慑三部。
当时出兵北苍之事,还引起了安阳不小的怒火。
在燕国为妃的慕容明镜第一次写信给在当时在渤州的安阳,阐明利弊请求安阳看在她为燕国之妃的份上,出兵救援慕容与完颜部。
安阳为此恼怒不已,回信呵斥慕容明镜一番,若不是看在其肚子里面的孩子,他说不得要将慕容明镜打入冷宫。
但终归没有这样做,再者安阳也不愿意见到北苍战事停歇,最终还是出兵两军入北苍威慑伽蓝、拓跋、金三部。
虽只有四万燕军,但此举让伽蓝、拓跋、金部顿感不妙。
连番大战之下,三部之兵马剩三十余万,皇帝耶律敬德本部增兵的十万兵马也不足八万之数,虽然仍旧有近五十万兵马,但面对完颜、慕容两部尚有三十万兵马据城而守本就有些吃力,若再有燕军几万兵马袭扰,很有可能会被完颜、慕容两部翻盘。
权衡利弊下,皇帝耶律敬德一面大骂安阳,一面下令三部不要分兵,步步为营缓缓拔城。
但,完颜、慕容两部也只是苟延残喘,暂缓被灭的时间而已...
而在西部的战局则更加激烈。
原本盘踞在西南草原的耶律德光,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抗住了萧部带领的纳兰、赫连等部的联军,但在耶律皇帝再增兵十万后,耶律德光便败了。
这个有野心有能力的名帅之资的皇帝亲胞弟,最终受制兵力不足而一溃千里,带着残兵北上与董部合并一处。
合兵之后的耶律德光与董部的董季两人可谓充分发挥出了其用兵之能,两人凭借弱势兵力硬生生抗住了耶律皇帝、萧、纳兰、赫连联军的攻击。
但兵力不足是不可忽视,两人也知道如此撑下去,早晚会败,便派遣使者拿着联合书信与述律部与伪帝耶律仁,商议对策。
而在西北部的述律部面对耶律皇帝的亲征讨伐,也苦苦支撑,落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与董部、耶律德光商议后,三方留下重兵镇守北苍与黎瑟交界的西北粮田处重城,大部兵马全部退守黎瑟帝国。
耶律皇帝并没有选择追击,而是停歇了战事,一是寒冬再至,二是国内政局急需重整。
至此耶律皇帝算是镇压了国内几部,国内其余叛乱将不在话下。
而退守黎瑟的述律、董部、耶律德光的几十万大军却在诸侯遍地的黎瑟帝国掀起腥风血雨,此乃后话...
北方大战将停的情况下,安阳不得不抓紧时间发动南下攻略,否则等耶律皇帝整顿了国内局势,必将找他算账!
而在南下攻略天下之前,一年的准备后,安阳决定先入主中州帝都洛安城,正式以洛安为帝都!
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自昭武元年夏开始进入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