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公主斗(第2页)

  “什么买卖?”杨炯眉峰紧蹙,眼底满是戒备。

  李漟撑着杨炯的胳膊勉力起身,失血过多的指尖泛着青白,却死死盯着他的眼睛:“颜夫子一去,顾命大臣缺了一角。兵、刑、工三部没了名义上的签令人,这空子,我得补上。”

  “你与我爹早有盟约,孔尚不正是你推上台面的寒门魁首?”杨炯冷笑一声,袖中手指微微收紧,“再说,兵部是李泽的,工部你与李淑早已分食殆尽,刑部左右摇摆,凭你的手段自能周旋。这些事与我何干?你找错了人了?”

  李漟倚着他肩头,目光望向窗外斑驳日光,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屠稔稔那出戏,怕是李泽与颜夫子联手唱的。原想借五雷轰顶之计坏你名声,将你彻底发落江南,不想李泽起了异心,勾结道门来了场刺杀。许是招揽寒门受阻,又或是颜夫子首鼠两端,才弄出这借刀杀人的勾当。”

  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杨炯手臂:“结果倒好,伯父顺势给万和宜放权,让他统领金吾卫。同为顾命大臣,万和宜与天波府迟早要掰手腕。届时梁王无论向哪边偏袒,李泽的兵部权柄便如沙漏里的沙,攥也攥不住。

  再者说,孔尚虽听我调遣,到底出身世家,想顶替颜夫子的位子难如登天。就算坐上右相之位,怕也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如今看来,我与李淑、李泽看似各有所得,实则鹬蚌相争,最后谁也没得多少利。”

  杨炯垂眸思忖,暗叹父亲手段果真是绵密狠绝。对方精心设局,父亲却能一眼洞穿其中关窍,借力打力,引得原本同气连枝的众人自相倾轧。

  更妙的是,行事前人人都道自己占尽便宜,待尘埃落定才惊觉,到手的权柄不过是镜花水月。

  这般想着,杨炯不耐道:“有话直说,莫学那绕弯子的做派,倒不如李淑爽利!”

  李漟闻言冷笑:“她既已将身子给了你,自然能理直气壮。你我如今这般生分,叫我如何敞亮?”

  “到底说不说?”杨炯紧皱,冷声斥骂。

  李漟恼他这副不耐烦的模样,猛地抓起他的手便要咬。却因动作幅度过大,牵动伤口,疼得脸色煞白。那咬在他手背上的力道,倒像是小猫轻挠,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的凌厉。

  杨炯见状,心底满是无奈。这李漟平日里要强得紧,今日这般小女儿情态,怕也只有自己能见着。

  当下也不再与她周旋,直言道:“你莫不是想让孔尚主持科考?再借势重建羽林卫?如此一来,既能助孔尚收拢寒门人心,又能让你手握千牛、羽林两卫。可你不来求我父亲,想来是知道他不会应允。转而来寻我,难不成觉得我会如你所愿?”

  李漟咬唇正色,声如寒玉:“中央银行的权柄我不争,半个工部双手奉上。刑部诸事,你尽可施展,我绝不插手。”

  杨炯听了,忽而冷笑出声,指尖捏着她脸颊打趣:“李素心,当我三岁孩童不成?你若想与中央银行分庭抗礼,尽管去试!我倒要瞧瞧,你如何与我家郑夫子过招?再说那工部,最要紧的将作监早并入御前武备司,你给我的半个工部,不过是个空壳子罢了。”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讥诮,“还许我在刑部行事?且不说刑部本就不由你掌控,我要那刑狱权柄又有何用?你这些条件,李淑能翻一倍给我!我若助她重建军卫,她给出的筹码怕要让你瞠目!”

  这番话直刺心窝,李漟面色骤变,索性仰倒在床榻上,猛地扯开衣领,眼底泛起狠意:“休拿她与我作比!她能给的,我李漟岂会少了?有本事便来取!”

  话音未落,门扉忽被推开。

  只见李渔扶着隆起的小腹款步而入,见榻上情形,忙上前握住李漟的手,面上满是关切:“听闻长姐受伤,可伤着哪里了?快让妹妹瞧瞧。”

  她指尖堪堪触到李漟衣襟,忽而一转,轻柔地替她拉紧衣领,眼波流转间尽是似笑非笑,“前日太医才说姐姐神疲气虚,不想今日竟有力气去寻馄饨吃,倒叫人放心了。”

  李漟肩头微颤,绷带间渗出点点血痕,却仍噙着笑,字字带刺:“妹妹这胎气养得越发灵光,连太医请脉的时辰都记得这般清楚,倒叫我自愧不如了。”

  李渔轻扶后腰,在床沿款款坐下,葱管似的指尖拂过雕花床栏:“姐姐这话说的,昨儿婆婆还念叨,说该送些安神补药去给姐姐。偏生今早宫门刚启,就听闻姐姐在街市上遇了险,这不就着急赶回来了嘛。”

  “既是惦记,怎不早些进来?”李漟冷声质问。

  李渔慢条斯理掏出绣着绣球的丝帕,轻轻拭去对方额间薄汗:“原是要进来的,可刚到廊下,就听见‘心口疼’‘要死了’这些话。总不好冲撞了姐姐的体面。”

  尾音婉转,指尖却故意按在渗血的伤口处,“就像那年秋猎,姐姐替我挡下惊鹿,不也是为着周全妹妹的颜面?”

  李漟猛然攥住她手腕,丹蔻染就的指甲微微发颤:“难为妹妹还记得。只是这王府的晨露重,妹妹怀着身子,还是少在廊下站着的好。”

  杨炯见二人话锋如针尖麦芒,正要开口打圆场,却见李渔忽地反手握住李漟指尖,笑意盈盈地将那只手按在自己隆起的小腹上:“长姐快摸摸,太医说这小东西整日里拳打脚踢。到底是杨家血脉,脾性倒和他爹一般倔强呢。”

  见李漟不语,李渔抬眼望向杨炯,眸光流转似春水含波:“夫君说是也不是?”

  杨炯无奈苦笑,深知这是李渔在替他解围,只得顺着话头应道:“可不是?我杨家儿郎,自然要像我才好。”

  “都说‘一孕傻三年’,依我看妹妹倒是愈发聪慧了。”李漟眼波一转,指尖抚过腰间玉带,“只是天热易躁,妹妹总该饮些凉汤降火气,莫要叫人误会了本性。”

  李渔轻抚着裙摆上的石榴纹,叹气道:“姐姐有所不知,太医说我宫寒体弱,半点凉物碰不得。这怀胎之苦,也只得忍着。好在你妹夫体贴入微,倒也算‘阴阳调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