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V北拱 作品

第662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

  “一手葬送五脉的是你,那么能救出五脉的,也只有你。”一旁的五脉掌门刘一鸣说道。

  许愿点点头,一个临危受命的叛徒,多奇妙的一个角色。

  刘一鸣又道:“你现在声势够了,但还缺了一张左右局势的底牌。罗局和郑教授不让你露面,是因为他们手里没底牌可以给你。”

  众人不由眼睛一亮,听刘一鸣的意思,他似乎留了后手可以化解目前的危局。

  刘一鸣看到众人看自己,笑着摇摇头:“我这里也无牌可用,对方已经封死了五脉的一切手段。你只能独辟蹊径,从五脉之外去找。”

  众人摇头苦笑,刘一鸣见许愿面色为难,又说道:“我问你,对方这一局,棋眼在何处?”

  “《清明上河图》的真伪。”许愿立即回答。

  “不错,你要破开这局,就得找到决定性的证据,证明这两幅《清明上河图》孰真孰伪。只有你,只有这张底牌,才能拯救危局。”

  “那是一张什么底牌?”

  “什么底牌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是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一个大秘密。”

  刘一鸣的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目露惊愕的看向他,而黄克武若有所思的皱起了眉。

  刘一鸣没有卖关子,有点无奈的说道:“但这个秘密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我只能给你一个提示,一个名字。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帮你,甚至不知道他有没有我们想要的底牌,但这是目前五脉之外唯一的选择。只有找到他,《清明上河图》才有破局的可能。”

  说到这里,刘一鸣罕有地叹了口气,“不过此人难以评价,要得他援手,难度可不低。”

  能让刘一鸣难以评价的人,可想而知得有多古怪。我挺起胸膛,表示无论这人多难缠,我都会全力以赴。刘一鸣竖起一个指头说:“此人姓戴,叫戴鹤轩,当年也曾在《清明上河图》鉴定组内。”

  黄烟烟和罗局一听,都是大吃一惊,不自觉地看向了高东旭。

  “戴鹤轩,可以不用找他了,他已经因为诈骗罪行暴露,潜逃出国了。”高东旭笑着说道。

  “啊?!”这下刘一鸣有些傻眼了,许愿更是露出了苦笑。

  好不容易得到一个线索,还没开始查,就断了。

  “呵呵,虽然戴鹤轩跑了,不过,关于戴家跟清明上河图的渊源,在我审问戴鹤轩的时候,作为一个隐秘告诉了我。”高东旭接着笑道。

  “你知道?”罗局和刘一鸣,黄克武吃惊的看向高东旭异口同声地问道。

  “是的,据戴鹤轩所说,他的先祖戴熙擅画花鸟、人物,以及梅竹石,名声很大,号称‘四王后劲’。

  道光年间,他时常被召进宫去,留下不少墨宝书画。借着这层关系,故宫里的各种珍藏他都曾经有机会见到。其中也包括《清明上河图》。

  当时有个大收藏家叫毕沅的,他花了大价钱从一个叫陆费墀处购得了《清明上河图》,可惜后来犯了大错,满门抄斩,这幅画就被收进了宫中。

  嘉庆帝特别喜欢这幅作品,把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到了道光朝,戴熙有一次入宫作画贺寿,皇帝一高兴,恩准他进入御库观摩。他借这个机会,终于一睹其真容。”

  “陆费墀和毕沅,毕泷兄弟的钤印题跋我见过,没错,这个传承的次序所言不虚。”刘一鸣有些激动地在旁佐证。

  高东旭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据戴鹤轩所说,家族一本笔记里记载,有一天,戴熙很晚回来,神色有些古怪。他儿子戴以恒也是位丹青名家,问他有没有看到《清明上河图》。戴熙说了一句奇怪的话,‘张择端灿然杰作,惜乎不全。’”

  众人听到这一句,齐声问道:“什么惜乎不全?”

  高东旭笑着说道:“自然是惜乎《清明上河图》画卷不全。故宫所藏,只是残本,缺了一截,故而戴家先祖有此一叹。”

  这一句话说出来,所有人顿时觉得脑袋一晕,觉得脑子被极多的信息量一下子冲垮了。

  所有人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因为众人从来没想过,流传了这么多年的名画,居然不是全本?!

  “故宫本的《清明上河图》长528厘米,绢本,两侧都被仔细装裱过,看不出有残缺截断的痕迹。历代笔记著述里,也从未提及它是残卷。。。戴熙这个观点。。。”刘一鸣面色苍白的立刻呢喃着上河图的数据,有些难以接受的说道

  “那么,戴熙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什么凭据吗?”罗局眉头紧皱的说道。

  高东旭无奈的摇摇头:“戴鹤轩说,戴以恒当时也是这么问的,可是戴熙却没回答,反而把他喝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清明上河图》是皇帝亲自收录进《石渠宝笈三编》的珍品,谁敢多嘴非议?他说短了一截,万一让皇帝听见,让他去把画补全,那可怎么办?”

  这倒是真的,道光朝的文字狱虽没有乾隆朝那么严厉,但这些文人早被杀没了胆魄,噤若寒蝉,哪敢胡乱说话。

  高东旭继续说道:“当天晚上,戴熙独自一个人在书房写了幅字帖,写完以后,便把它收藏起来,从不公开示人——对了,就是跟他另外一件珍藏大齐通宝搁在一起。”

  高东旭看向了黄克武说道,黄克武眉头紧皱的点了点头。

  许愿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那幅字帖里写的什么?有没有提到《清明上河图》的残本?”

  “都说了从不公开示人了——”一旁的黄烟烟没好气的白了许愿一眼嗔道。

  高东旭笑着伸手搂住黄烟烟的纤腰,看向许愿说道:“烟烟说的没错,别说外人,连戴熙儿子戴以恒都没看见过。

  戴以恒在他的《醉苏斋笔记》里特意写了这段轶事,说他父亲把这副字帖藏得很紧,还告诫家里人说,除非《清明上河图》真相得白,才许戴家后世子孙公开此帖。

  戴以恒推测,自己父亲可能曾亲眼见过《清明上河图》的残本,与故宫本进行对照后,终于确定真本不全。

  戴熙是一位丹青名家,他发现这等秘密又不敢说,简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便把这个发现写在字帖里,留待后证。”

  众人听后,都默默的点了点头,像罗局,黄克武,刘一鸣等人大概能猜到戴熙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很典型的文人小心思——胆小怕事,却又爱惜自己名声。

  他写了字帖秘而不发,等到别人站出来证明《清明上河图》确实是残本,戴家子孙便可以公开此帖,证明戴熙才是这个秘密的第一发现人,既安全又青史留名。

  高东旭继续说道:“戴熙后来回到杭城养老,没想到闹起太平天国。他被迫投水自尽,大齐通宝从此消失,和大齐通宝搁在一起的字帖,也同时失踪,再无踪迹。

  好在这段故事因为被戴以恒写进笔记里,得以流传下来,戴家的人都知道。

  51年国家鉴定《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戴鹤轩以一个技术员的身份参加鉴定组,忽然想到了戴熙的这个典故。

  不过那个时候特殊,他不敢乱发表意见,残本一说,不过他说他只跟鉴定组的组长略微提及过,可惜证据不足,对方未能尽信,没有正式提出讨论。等到真本的鉴定结果一出来,戴鹤轩便找个借口回建业了。”

  “原来如此,当年我就怀疑戴鹤轩和上河图有什么联系,没想到竟然藏着这种隐秘。”刘一鸣疑惑全解的点头说道。

  “没了?”许愿看着高东旭,皱眉问道。

  “没了,戴鹤轩就知道这么多。”高东旭淡笑道。

  众人苦笑,没有证据,一家之言也就能当个故事听。

  “对了,他还告诉我,他有个在魔都复旦读博士的侄女,叫做戴海燕的,因为是戴家正房的关系,可能知道的更清楚一点。”高东旭笑着补充道。

  众人看向一脸微笑的高东旭,嘴角扯了扯,刚刚众人都死心了,没想到下一刻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我去魔都找戴海燕,这是咱们唯一的希望了。”许愿掀开被子,就要下床。

  “别那么冲动,你病还没好利索。。。”一旁的那个郑教授急忙阻止道。

  这时,罗局看向了高东旭,高东旭则是直接无视罗局的目光,他才不会入局,被人耍的东奔西跑的瞎折腾,留在京城陪自己的女人不香吗。

  看到高东旭这副根本不接茬的态度,罗局无奈苦笑,最终还是看向了许愿。

  “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既然是我惹的祸,我就必须担起责任来。”许愿感谢了郑教授的好意,依然坚持着说道。

  “烟烟——”这时,黄克武突然看向黄烟烟叫了一声。

  只不过高东旭立刻就猜到了黄克武的意思,皱眉说道:“烟烟这次去建业,被戴鹤轩害的进了看守所,要不是我赶过去,她现在还在关着。。。”

  “怎么回事?”黄克武面露惊愕,看向黄烟烟问道。

  黄烟烟也没隐瞒,简短的说了下事情的经过,听到高东旭凶残的废了戴鹤轩的右手,逼着对方远走海外,在场的人这才意识到,高东旭的手段有多么的狠辣。

  黄克武嘴角扯了扯,看了一眼高东旭,闭上嘴,不再打黄烟烟的主意。

  罗局看着高东旭笑道:“这还真是恶人还需恶人磨啊。”

  众人不由嘴角扯了扯,许愿佩服的看着为女友冲冠而怒的高东旭,然后看向刘一鸣犹豫了下,开口问道:“老爷子,您跟我交个底,故宫里的《清明上河图》,到底是真是假?”

  请收藏本站:www.577ff.cfd。笔趣阁手机版:m.577ff.c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