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次组会(第2页)
他今天穿的比平常正式一些,衣着干净,衬衫也好好的塞到了裤子里。充分的准备让本就自信的他更加底气十足,声音都比平常大:“各位老师晚上好,这周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准备开题,这是我提出的论点……”
要不是时机不对楚瞻竹简直要鼓掌了:好好好,果然对她的贡献只字不提,简简单单就将她的成果揽过去了。
楚瞻竹觉得在科研之外她又发现了自己的一大天赋:料事如神。
夏学仕说完便到了教师点评阶段,主力只有成大海一个,但他一个人便足以将小小的教室变成新闻发布会现场:
“你这个实验已经有人做过类似的,你的创新点在哪里?”
“能确定这个验证实验能符合你的实验预期吗?”
“这个实验方法都已经这么完善了,恐怕有很多参考吧?你确定能发出去吗?”
每一个问题都很犀利,每一个问题都没有答案。
创新就在于别人是番茄,我是番茄酱。
我还没做我怎么能知道一定符合预期?我又不会穿越。……哦,好像会,但是理论上它就是应该这样的!
实验方法完善当然是有类似的参考,不然还想让我一个研究生自创一种方法吗?
我怎么知道能不能发出去,发表文章的步骤太多了,有太多原因可能白干了,要我现在怎么保证它一定能发表?
想是这么想,答还是得哄着导师:
通常满分模板是:解释问题,提出可能性,最后画饼。
“我们的创新点在于没人做过番茄酱,番茄在制成番茄酱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会改善它的风味,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如果验证成功,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分子角度的分析,说不定可以投sCi。”
“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我已经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认为这个实验有可行性。我们得出的结果无论是否和预期一致,都可以做分子方向进一步分析,研究价值很高。”
“实验的参考都是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章,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实验实质是不一样的,我们做的目前还没有人做过。也就是说既有参考文献又有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