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医学老师
孙思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继而正色道:
“承蒙郡王惠赐医典,拜读之余,实如拨云见日,获益良多。老朽虽年迈力衰,然感念苍生疾苦,不敢藏私。今欲将平生所学,着为方书,传之后世。虽笔力拙钝,亦愿效微薄之力,以济天下病厄。
也愿老朽撰写卷牍能传于后世,令后学览之有所得,使良方广济苍生,以绵薄之术,续悬壶济世之愿,方不负医者初心,聊尽微末之责!”
“哦!老神仙是要着书立说吗?”
孙思邈轻捋银须,含笑颔首:“正是此意。”
江南端起自己的水杯,“我也敬孙老神仙一杯!相比之下孙老神仙此举才是大善!
您愿将毕生所学着书传世,不仅惠及当代,更将造福后世千秋。医者仁心,莫过于此。此后孙老神仙的医书必能使天下苍生远离病痛,也能让后世学医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这般济世胸怀,实在令人敬佩!”
江南之所以过来跟孙思邈聊天,可不是为了互相吹捧。
今天采蘑菇的时候,江南发现灵儿对医术和中草药方面懂得确实很多。
江南便有了让孙思邈到学校里讲医学课的想法。
虽然孩子们不可能把世间所有的学问都学一遍,但了解一些总比一窍不通的好。
江南希望学校里的孩子对医术也能有一些了解,这样不止能提高孩子们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也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中医文化的传播也有一定帮助。
唐朝会医术的人虽比之前的朝代增多,但专业医者仍属稀缺资源。
官方通过太医署和州县医学建立了层级化的教育体系,堪称古代医学教育的巅峰,但受限于时代条件,普及程度有限。
而且太医署学生多来自官宦或医户家庭,普通平民难以接触。
在那个医学知识主要通过师徒私授或家族传承扩散的时代,普通民众的医疗资源依然匮乏。
就如孙思邈本人,便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据史料记载,孙思邈通过着作、实践和教育理念,打破了唐代医学教育局限于官方太医署的格局,推动了医学知识向民间的扩散,对医术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