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惊人的生意!(第2页)

  嗯,二十年!

  如果是勋贵,赔了钱,那还要杖30,第一个吃这苦头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张亮的一个义子。

  这是老李亲自监督的,也清楚的告诉所有人,长安城要有规矩,每个进城的老百姓,都会有专门人来告诉你这些东西,如果不遵守,做一辈子苦力都活该。

  那些个拉绳子的老头老太太,可都是军属,家里头孩子都死在了战场上,无依无靠,老李认同陈泽要善待军属的意见,所以给找了一批过来,每天就拉绳子,五分钟一次,几个老头老太太一起,一个人一天5个铜子儿。

  多吗?

  不多,可吃饭足够了。

  他们又做不了苦力,这笔钱就等于低保。

  老李现在完善这一切,就是要做走私犯的活儿。

  嗯,主要是陈泽走,他来卖。

  对此,陈泽表示同意。

  首先,老李要的不是汽车,而是电车,电车这玩意儿就简单了,而且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高端电车,一般两百多公里行程的电车就可以了。

  其次,大唐没有燃油,所以电车最合适,唯一的问题就是陈泽得亲自去长安城里安装充电桩。

  不过考虑到老李说让阎立本给自己和老婆画个画儿,陈泽也同意了。

  加上上次披毛犀的功劳,陈泽就捏着鼻子认了。

  毕竟,动物这方面还得指望老李呢!

  要不然,陈泽能忙死。

  既然是这样,那剩下的就简单了。

  首先,剁椒鱼头!

  这玩意儿是真的好卖。

  老李拿着宣传单给朝中一发,剁椒鱼头的订货量就来到了1200辆。

  “多少?”

  “1500贯一辆……”

  唐朝一贯钱,也就是1000铜钱的购买力,前面是说过的,一匹好马也才10贯,1500贯,买个剁椒鱼头,这简直是逆天。

  一般中产家庭一年生活成本也才20贯啊。

  这么说吧,就等于一家五口,每天日均消费200元,一年下来等于7.2万元。

  20贯!

  按照这样来算,等于540万元买一辆剁椒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