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茶 作品
第736章 世笃忠贞(第2页)
“再后来呢?我们又是怎么从梧州来的这里?”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三婆笑道:“离我们来这还远得很呢,这只是我们家和桂区的第一次渊源而已。
因为老祖宗治理地方有功啊!朝廷一纸调令,就要去京城当更大的官了。听说走的时候,百姓万分不舍,还送了老祖宗一把万民伞呢!”
祠堂里响起一片惊叹声。苏渺不禁莞尔,三婆讲故事总是这么绘声绘色。
七叔公也在一旁点头,补充道:“其实,不止我们苏家,还有一些姓黄的,姓王的,也是从山东迁过来的,许多家族的家谱记载祖籍为“山东白马县” 或者是 ‘山东青州益都县’等等。
原因各有不同,有一种是被流放的,两广在古时候不是什么发达地区,离京城很远,常被用作流放之地。
许多来自中原地区(即古代“山东”范围)的人士被流放到这里,基本上很难再回去,便在当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第二种就是宋代时南征驻军,一些将士因随征有功,得到封赏,就在桂区西部的少数民族区域定居下来,成为地方的土官家族。
然后在宋代过来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躲避灾祸,那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打过来,战乱太多,黄河又老是决口,不少山东人一路南逃,一些人就逃到了这里。
最后一种就是屯垦戍边,这个在不同的朝代都有,明清时期这边因为战乱,人口损耗严重,朝廷鼓励外省人口迁过来垦荒。
除了百姓,还有军士,山东是很重要的兵源地,来的人也多。
这个情况最近一次是建国以后,桂区解放后,因剿匪、戍守需要,这些部队很多留在了这里,后来不少被就地转编为 “农垦师”“农垦局”“某某农场” 等,其中有就有很多祖籍山东的。”
七叔公慢吞吞的说了好多,有孩子着急的问:
“祖祖,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呀!老祖宗不是已经回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