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昔盟时变转互图(第2页)
处理完了郭孝恪的去留、任命问题,李善道继与黄君汉说道:“君汉兄,你也好好养伤。密贼方今,其势仍盛,我等现若便渡河南攻,恐暂尚难为翟公复仇。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因我计议已决,於下,咱们先将河北的局面稳住,然后待密贼日衰之际,你我再亲引兵马攻之。总而言之,翟公被害此仇,是一定要为翟公报之!”
顿了下,又说道,“当然,‘十年不晚’只是民谚。以我度料,君汉兄,莫说用不了十年,一年,最多两年,密贼之势必然衰之!为何我有此判断?
“洛阳坚城,他攻已数月,至今未克;王世充等隋军援兵现犹实力尚存,则这洛阳,他当下是愈发难攻了,此其一;翟公无辜被害,其军诸部各营之将士,岂能不会因是自疑离心?此其二。结合这两点,既已诸部离心,又洛阳不克,则结果会是如何?其若常胜不败,军心或可尚安,一旦遇败,其众必散!又或者纵然其常胜不败,而攻坚弥久,其众亦会自散!
“是故,我断言短则一年,至不到一年,长则一两年,其势定衰。好有一比,方今其如火如荼,观若簇锦团花,而实则冰山罢了,倾之必然,融之在瞬。适时,即你我为翟公复仇期也!”
黄君汉,包括郭孝恪,细作品酌,对李善道的这个判断,不得不承认,皆认为确有道理。
郭孝恪没杀王须达,如果李善道被柴孝和杀了,这事儿他还能解释,但李善道没死,反杀了柴孝和,这么一来,他不杀王须达的事,他就没法向李密解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以,洛口城,他不是不想回去,他是没法再回去了。
可虽是没有办法再回洛口,只能留下来,对李善道的前程,他刚才还是有担心的。李善道名声、实力都比不过李密,他觉得李善道回头可能搞不过李密。
这会儿听了李善道的这番分析,他彷徨、忐忑的心,算是得以了一些的安抚。
——生死抉择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像李密那样做绝,翟让要杀、翟宽父子等也要杀,李善道也杀!可郭孝恪在这整一件事中的表现,却是既做、又不做,这也挺好,说明他有情义,但同时却也就把他陷入进了现下的“去留两难”,两面都不讨好的尴尬处境。且也无须多言。
郭孝恪留下任用的好处,如上所述。
黄君汉留下任用,亦有好处。
却这黄君汉是翟让的救命恩人,在瓦岗系诸将中的地位、名望很高。翟宽才是个“柱国”,然在李密之前封赏群臣时,黄君汉却是得了“上柱国”的勋官。只从勋官言之,他是瓦岗系诸将中最顶尖的极少数人之一。他现转为了李善道的臣属,这对李善道在瓦岗系诸将中的声望、号召力,往大里说,对李善道在“魏军”诸部各营兵马中的声望和号召力,都是个帮助。
也所以,在忙完了前阵子的那些大事后,李善道今天才会专门来见郭孝恪、黄君汉两人。
如他的预期,两人都愿意留下,并接受了他的任命,转为成了他的臣属,李善道相当满意,——当然,脸面上,这满意是不会流露出来的,依然是沉痛肃穆、心心念念报仇的神色。
郭、黄二人的伤还得些日子将养,说了这么会儿话,俩人气力都有些不足了。
李善道就叫他俩好好地休息、养伤,令照料他俩的医生、吏卒好生照料,又令吏卒等他俩休息一会儿后,便把他俩各抬回他们本来的病房,及又意切地抚慰他俩了几句,便起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