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 作品

第八十六章 杨善会忠心杀贼(第2页)

李善道考虑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做了两个提前的预备,一个是新任了杨善会为清淇守将,使其名正言顺地地号令守军;一个是把苏定方也留在了清淇,用之为杨善会的副将,并且明确指示苏定方全力辅助杨善会。

杨善会的旧部被打散了,诸将都知道,李善道若用他守清淇的话,肯定会另外调兵与他。

故是,数日前的军议上,在选定了杨善会为清淇守将之后,颇有将领自告奋勇,愿与杨善会同守清淇。包括薛万彻、王君廓等,都有请命。

薛世雄已在守城,薛万彻不能让他也犯险,因而李善道未选薛万彻。至若王君廓,其人之长不在守城,在於野战,且其人自恃才能,性格骄桀,就连李善道帐下的大将如王须达等,他都瞧不上,况乎杨善会新降之将?不适合做杨善会的副将,故李善道也未选他。

最终选定了苏定方。

一则,苏定方虽然年轻,有勇有谋,为人忠信,治军有方,从他独自领兵以今,历战,从未纵兵掳掠过百姓,凡得缴获、赏赐,尽分与部曲,带兵、打仗的能力没有半点问题;二则,苏定方与杨善会是旧识,如前所述,他在被窦建德俘虏、降从窦建德前,原本跟随他的父亲苏邕领乡兵数千,为州郡讨贼,曾与杨善会并肩作战,配合消灭了肆虐清河郡的张金称部。

故而,以苏定方为杨善会的副将,留其部从杨善会守城,可谓上佳之选。

在杨善会与苏定方的配合事实方面,亦是正如李善道所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天的守城,两个人配合的甚为默契。杨善会大部分的守城战术布置,苏定方皆能迅速领会,严格执行。偶尔,苏定方有不同意见时候,他会坦诚地与杨善会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末了仍会遵从杨善会的决定。宇文化及部之所以攻城两日不得成果,他俩的默契实为关键。

“报!贼军又在堆砌土山!”

斥候的禀报打断了杨善会的思绪。

杨善会探身望向城外,只见护城河的北边,被裹挟到宇文化及军中、强迫成为民夫苦力的数千当地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在千余宇文化及部兵士的驱赶、鞭子的抽打下,正往护城河的近处艰难地搬运土石,汗湿的麻布短褐贴在背上,跌跌撞撞,活像一群被驱赶的牲口。

他转向身旁的从吏:“传我将令,抛石、射之。”声音低沉如铁,不带半分犹疑。

北城头上的数架抛石车,数十架强弩,闻令而动,巨石与弩矢冲着往护城河边行进的民夫群中,呼啸倾泻。巨石落处,尘土飞扬,随着惯性,朝前翻滚,带倒一片民夫;弩矢穿空,因民夫队伍密集,往往一矢贯穿数人,血雨纷飞。民夫们惊恐四散,惨叫、哭喊声震天。

驱赶民夫的宇文化及部兵士,也有被打死、受伤的。带队的军将整顿了下兵士,命令接着驱赶民夫。有只顾奔逃、不肯返回的民夫,被兵士追上,乱刀砍死。护城河北的这片空旷场地,一时间,化作修罗场,放眼望去,到处是被追杀的民夫、到处是血迹斑斑,尸横遍野。

传达命令的从吏,是杨善会昔为清河通守时的属吏,乃是个文士,目睹此状,显出不忍之色。

他感觉到,差不多一年没见,杨善会比之以前,好像有了些变化。他眉宇间多了几分狠厉,眼神中透出决绝。或许,是对宇文化及的仇恨,让他变得这般铁石心肠?要知,前尚为清河通守时,杨善会在剿灭郡中之贼的时候,固手段狠辣,对百姓却犹多怀体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