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军机处(第3页)
就只是要他跟随皇帝去荥阳,继续担任帝国左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陛下可有什么话,让你转托给我”他合上圣旨问道。
寺人谄笑着点头,道:“陛下说——亚父说,陛下初登基,没治国经验,等去了荥阳,政务一切听李丞相与冯丞相的,军事听‘天下兵马大元帅’,也就是烈阳王安排。
陛下说他完全遵从亚父之命,会比先皇更加倚重丞相,要让丞相担任‘军机领班’呢!”
李斯似乎听懂了,却又听得有些迷糊,“烈阳侯封王了”
寺人笑呵呵道:“亚父说,烈阳侯本为先皇子嗣、二世皇帝之兄,如今又铲除嫪毐,立下不世之功,当封王。
陛下欣然允诺,连声赞同亚父说得对。”
李斯皱眉道:“你们的老祖宗——赵高,怎么说”
寺人含糊其辞,道:“赵大人没说什么。”
——是没机会说,还是说了也没用
李斯心里嘀咕,也没继续这个问题。
“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军机领班,又是怎么回事”
寺人道:“天下兵马大元帅是为了与‘国尉’区分开。国尉老大人依旧是国尉,大秦只有一位国尉。
他老人家坐镇咸阳,荥阳的军事大权全归烈阳王。
‘军机领班’则来自‘军机处’。
亚父说,放在平日里,三公九卿治理国家,没任何问题。
但在如今国家危难之际,中央朝廷需要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权力,对地方郡县进行更直接的管理。
故而设立军机处,辅佐皇帝处理朝中一切政务。
军机处常设九位军机大臣,您、冯丞相、烈阳王都进入军机处,是军机大臣。
而您又是众臣之首领,是军机领班呢!
当然,军机处只是特殊时期,辅佐君王提高施政效率,并没改变三公九卿制度,‘军机大臣’、‘军机领班’都只是荣誉称谓,故而没有专门下旨册封。”
李斯惊讶道:“你的意思是,今后本该由皇帝处理的政务,统一归军机处,归本相处理?”
寺人慌忙摆手,“非奴才之意,是亚父之意。亚父说二世皇帝太蠢咳咳,亚父的意思是,二世陛下无法像先皇那样,一天处理几十斤的奏折。
可国家大事又要立即处理,更要妥善处理。
便设立军机处,辅佐皇帝陛下。”
李斯心情和表情都十分复杂,“羽太师考虑得很周全。
只是她如此信任本相,让本相当军机领班,本相倒是没想到。”
寺人低眉顺目,道:“陛下也很信任丞相。目前军机大臣就确定了三位,余下六人,陛下让您和冯丞相选择。
余下之人是两位丞相的帮手。
他们处理小事儿、琐事儿,二位丞相与烈阳王只专注大事、要事。
如果觉得九人不够用,丞相也能扩招两三位。
最后将各种大小事分门别类,汇总在一起,呈递给二世陛下。
并在批注中解释这么做的原因,以帮助陛下理解。
若陛下还有疑虑,可以召军机大臣询问。
但在陛下询问前,军机大臣已经可以替皇帝陛下批阅奏章,将命令下达到地方。
即便真出了问题,也之后再调整,总之,可以容忍一定错漏,不能耽误时机。”
李斯纠结道:“‘军机处’的效率的确够高,可要是碰到奸臣、权臣.”
寺人立即道:“有九位军机大臣呢,不会都是奸臣。
而且亚父说了,皇帝有权随时撤销军机大臣并任命新的军机大臣。”
李斯稍加品味,惊疑道:“这应该不是羽太师临时想出来的吧”
她一个没读过书沙蛮子,即便耗费十年,苦思冥想,想出“军机处”这一辅政之策,都值得夸耀一世了。
若当场想出来不,她不可能这么厉害!
“是不是当场想的,奴才也不晓得。反正羽太师没跟谁商量,当场将军机大臣的事儿确定了。”寺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