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震慑(第2页)
“那你还疑惑什么我将天师叛逃办成一件大案,本就不是为了威风。
大秦有神州山水总图。
理论上只需一位‘中雨师’,便足以保证神州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
可大秦有三个大雨师,忙得像个陀螺,连关中旱情都没解决。”
羽太师抬头快速看了眼关真人的脸庞,笑道:“真人气色好了很多。
我刚回咸阳时,你满脸疲惫,眼有血丝,状态糟糕。
今天真人甚至有空离开晴雨司,来这儿跟我唠嗑。
看来最近几天,你轻松了很多?”
关真人慨叹道:“从叶九天一剪刀把河伯剪断成两截开始,连着好几天,再没龙神出来布灾。
只要没有天庭‘雨神’干扰,金重、金光、金龙三位大雨师,可以轻而易举解决中原水患。
金重还拿到了黄河至宝‘白玉钵盂’。
从洪灾严重的地区取水,撒到干旱之地,一举两得,效率非常高。
短短几天,不仅贫道轻松了,他们三个也清闲起来,无事可干了。”
小羽又问:“天庭是否彻底停止布灾”
关真人摇头道:“天意要神州遭灾,天庭肯定不会停止布灾。
只是布灾的龙神,心态变了,态度也跟着变了。
就比如泾河老龙。
天庭给他的具体指令,只有在某一天某一地,降下多少雨水。
比如,天庭降下旨意,‘关中旱灾,在某地、某时降雨几寸几点’。
只要在某时某地,完成几寸几点的降水,他便完成任务。若有雨师祈雨,泾河龙王不理睬,也不算违背天旨。
我亲自去泾河龙宫、渭水龙宫劝过两个老邻居,让他们尊天旨、也顾民生。
结果他们以天庭要布灾为由,只要有雨师降雨,他们立即抽水。
积极主动、不辞辛苦地兑现天意。
现在天庭再下达指令,他们怕是会谨慎很多。
天庭让降雨多少,他们老老实实布雨。布雨结束,其它事儿都不管,直到天庭新的天旨降下。”
大秦晴雨司的“神州山水总图”,其实模仿自天庭“雨部”的“气象图”——三界水脉图。
天庭降雨皆遵天命。
雨部星君与“老天爷”交感,得知天意——今年某时,人间某地,当什么年景。
雨部神灵将这一结果输入“水脉总图”,任由“气象图”自我演变。
既保证“天意”规定的某地某年是什么年景,又不会影响其它地区。
比如,今年的“天意”是:关中与北方有旱灾,中原黄河中下游有洪灾。
雨部根据旱灾的程度,确定了关中某时某地,该降雨多少。
当地龙神得到的指令,就非常具体。
西游时期,泾河老龙得到的天旨是: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详细到了何时降雨,何时结束,降雨精准到几寸几点。
理论上,只要龙神遵照天旨,三界的水情,必定与天庭提前规划的分毫不差。
可这个世界的降雨权,并非天庭独占。
玄门也有雨权。
一旦有“雨师”主动干涉降雨,天庭的气象总图一定会跟着变。
之前下达的降雨指令,立即失去意义。
此时便需要龙神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根据天旨主动调整当地的水量。
天庭并未让他们下雨,他们也会降雨,保证“天意”成为现实。
此时,天庭不仅不会怪罪龙神,反而会嘉奖之。
西游时的泾河老龙被斩,一是他改降雨,非是为了守护“天意”,而是与人斗气,违反了天意。目的和结果,都变了。
二来,佛门和天庭联手算计李世民,需要借他人头一用。
小羽叹道:“我从来没指望龙神完全听我的话,直接违抗天旨。
我若倒行逆施,逼着他们这么做,他们会高兴,我的仇人都会高兴。
一个人只有做了无道之事,才会失去天命。
现在这样,刚刚好。他们服气了,敬畏了,就够了。
做多了,我固然更加威风,却会失去道义。
无道则无天命。用宝贵的天命,换取屁用没有的‘威风’,当我夹脑风呀”
关真人恍然大悟,赞道:“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太师的确收放自如,拿捏得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