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酱热干面 作品

第1209章 荥阳朝廷

司马令是大秦的特务机构,类似汉朝大谁何,唐朝不良人,明朝锦衣卫。

而司马令这个部门,就归太尉府管。

司马令的直接领导人是中车司马,中车司马又是国尉寮的小弟。

所以司马令烂得让羽太师嫌弃,可以算是国尉寮的失职。

这会儿国尉老大人便很是尴尬,道:“其实老夫也发现了这些问题。

早在五年前,冯丞相便密令各郡的郡守,让他们监管自己治下的司马令。

又明令各郡郡尉,让他们定期审核司马令的工作。

基本上每个季度,要完整检查一遍司马令留存的文档。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咸阳。

为了监察郡守与郡尉,御史大夫又会派御史到各郡县,考察当地的政务。

每年都有考核,每三年一次大考。”

这也是事实,萧何不就是在郡考中拿到“泗水郡吏治第一名”的成绩?

还被御史推荐到咸阳当差,萧何拒绝了而已。

连萧何这样的县衙小吏,都有机会见到御史,能参与朝廷考核,考核过程公开公正,成绩还送到咸阳存档

说明秦朝的制度,其实比较完善,没有明显漏洞。

理论上,秦制本来就不该有明显的漏洞,毕竟才传承到第二世。

秦皇嬴政刚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完善大秦体制。

如果制度也有寿命,此时秦制算是“少年人”,正生机勃发的时候。将来还要造就辉煌无比的“大汉帝国”呢。

等到了汉末,秦制才算“人到中年”,力不从心,需要大改。

奈何制度不敌天数。

天命没了,人心变了,制度再好也得人来执行啊。

羽太师叹道:“如今的事实是,中原的司马令的确烂透了。

县令郡守没能起到监管之能,因为他们也跟着烂了。

大家都烂,咸阳朝廷便不晓得他们多烂。

指望他们拼了性命,去剿灭乱党,朝廷必定失望居多。

不如咱们自己识时务点,只让他们干些不拼命的小事。

比如,推行仁政,免除苦役与酷刑。

又比如今天这样,帮朝廷打舆论战。”

国尉寮面有忧色,道:“那些天师背信弃义,偷走真形图与神鼎,的确可恨。

现在这样摧毁他们的名声,甚至株连他们的师长门派,也确实解气。

可如今中原局势不稳,陈胜已经占领陈县,何必把精力放在意气之争上?

陈胜公开反叛,已有数月。

太师甚至没去过荥阳朝廷,没为陈胜之事,下达一条指示。”

小羽问道:“为何新晋天师六百多人,背叛者达到八成?他们明明知道背誓的因果。”

国尉寮道:“他们知道大秦失去天命,怕被大秦连累。”

小羽道:“所以说,从一开始,他们已经选定了立场。

他们和他们的亲朋故旧,大概都选择站在大秦对立面,选择帮扶真命天子。

换句话说,在今天大审判前,甚至在陈胜起事前,他们已注定要在将来成为大秦的大敌。

既然如此,为何一定要等将来,等他们在中原战场上,真真切切对大秦造成巨大危害时,才想着去对付他们?”

国尉寮怔了怔,喃喃道:“所以‘太师选拔’从一开始就是个局?

太师洞察天命,高瞻远瞩,尽量吸引更多有意入劫的仙人。

他们都愿意来关中参加华山论道,想要争夺太师之位。他们就不可能清静无为,静坐诵经,避开大劫。

如果他们入劫,必定是我们的敌人。

不如提前引他们入瓮,让他们背叛天誓,鼓励他们偷真形图、偷神鼎。

等他们彻底失去道义,他们便任由太师蹂躏。

哪怕太师喂他们吃祖龙气丹,将他们当牛马驱策,天庭没降下天罚,玄门大仙没有下界,为他们打抱不平。”

小羽摇头道:“国尉大人太高看我了。按照你这种思路,李斯与我起矛盾,是不是我俩唱双簧,故意设陷阱诱捕打算入劫的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