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让古人感受现代新闻学的魅力
说完了花钱施行仁政,羽太师又道:“咸阳公审天师背信弃义一案,你们可知道?”
胡亥大帝立即一脸兴奋地点头,道:“亚父,我们晓得!今天下午,就有钦天监的几位天师飞遁而来。
他们送来大量告示,让衙门差役张贴在荥阳以及周边县城的城门口。
亚父,你手段真狠毒.咳咳,朕的意思是,针对那些叛徒,就该狠辣无情。
亚父不仅让他们名声扫地,他们的师长朋友,也都留名在通缉榜单。
哈哈哈,宫内太监宫女,看了榜单,都在惊叫‘麻姑娘娘竟是这样的人’、‘玉帝三太子似乎不比人间皇子强嘛’。
大快人心啊!”
——太监宫女惊呼“背信弃义的金枪太子”和人间皇子差不多,你还高兴地笑?你明不明白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羽太师在心里鄙夷,面上肃穆道:“我这么做,是为了开辟第二战场——舆论战场,而非单纯的意气之争。
大秦失去天命,如今有点道行的炼气士都知道。
这意味着有追求的大神大仙,要么不入劫,入劫多会站在大秦的对立面。
大量的仙人已经或者即将成为我们的敌人。
面对神通盖世、能掐会算的他们,想要在战场上将他们一举击溃,完全没可能。
我们得食脑,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大仙的弱点。
朝廷的优势点,大仙的弱点,是什么?
肯定不是神通。”
李斯若有所思,道:“太师是说舆论战场?我们是朝廷,是神州正朔,舆论战场上,朝廷天然占据道义最高点。”
羽太师微微颔首,道:“没错,我们是‘官’,陈胜他们是‘贼’。
只要朝廷不倒行逆施,说出来的话,天然就加持了‘人道之理’。
老百姓肯定更信任官府的告示,而非贼人的说辞。
你们看陈胜造反时,他打出的是什么旗号?
嘿嘿,他们假冒楚国旧将项燕的名义,不敢明目张胆地说——我陈胜要当王,要造大秦的反。
也亏得咱们这边的赵王(扶苏)还没死。
不然他们铁定会假冒扶苏的部下,窃取大秦的大义,来造大秦的反。
他们为何要假冒项燕甚至扶苏的部下,而不敢自称‘闾左暴民’?”
这会儿冯去疾也明白了,道:“他们需要道义,只有道义才能收服民心。
也只有收服民心,获得百姓拥护,陈胜才是‘王’,而非‘贼首’。
他一个闾左之民,底蕴还是差了些。
若是山东六国的王族后人起事,怕是直接打出恢复故国的旗号。”
羽太师微笑道:“一场、两场大战,‘道义’或许没明显作用。
可一旦要争夺天命,占据道义便很有必要。
不是说有了道义,就一定有天命,一定能守住天下。是没了道义,一定失去天命,失去天下。
当然,要赢得道义,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守护天下、造福苍生。
朝廷虽天然掌握大义,可如果朝廷胡作非为,导致民不聊生,照样失去舆论权。叛军一句‘伐无道、诛暴秦’,立即占据道义至高点。
所以,越是这时候,我们越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某个叛军、某一处战场。
我们要趁着朝廷依旧是正朔,尽量施行仁义。
如今大秦不剩多少时间,施展仁政也是江心补漏,为时已晚。
可来得迟,总比死不悔改要好。
仁政推行下去,多少会有些作用。”
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羽太师又打起精神,继续道:“赢得道义最直接、最取巧的方法,却是打舆论战。
十年仁政,踏踏实实地干,让天下人感受到大秦的仁义。
再通过舆论,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敌人没有道义。
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啊。”
御史大夫冯劫问道:“这次陈胜假借项燕的名义起事。
我们是否要揭穿他的真面目?
比如,张贴告示,告诉陈郡老百姓,项燕早死了,陈胜在撒谎。”
羽太师摇头道:“当然要打舆论战,只是这种程度的宣传,没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