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兵武阁(第3页)
接着她又好奇道:“其它诸侯国,可有修建类似兵武阁的地方?”
国尉寮道:“当年的秦国是西蛮,什么都跟着中原诸侯学。
兵武阁是通过‘秦晋之好’,从晋国学来的。
穆王初创兵武阁时,第一代‘十二鬼’有一半是晋国人,或者在晋国学武的秦人。
不过,晋国的‘兵武阁’也非原创,他们学自齐国。
春秋末期,乐崩礼坏,稍微有点雄心的王国,都有自己的‘兵武阁’。
最初的‘兵武阁’,大概是封神结束后,姜太公所建。
姜太公有一部《太公宝录》的奇书,羽太师应该听说过吧?
太公晚年除了研究各类封神法宝的炼制之法,还编写了《太公兵书》。
《太公兵书》中有兵法篇,也有武典篇。
兵书不是太公一个人写出来的。
过去几十万年,《太公兵书》一直在反复修订,被齐国的‘兵武阁’改了不知道多少回。
故而它至今依旧是天下第一等的兵道奇书。”
若《太公兵书》的内容,三十万年都没改变过,到了今日它反而不符合时代,没什么价值了。
小羽问道:“这里可有《太公兵书》?”
她记得张良学的就是《太公兵书》。
在西蜀时,乌巢禅师还跟她说过:有个青年帮老人捡鞋,得到了仙缘。
说的不就是张良?
“只有古早的太公兵书残篇,没啥用。看它不如读老夫的《尉缭子》。我的《尉缭子》,还在你身上吧?”
国尉寮在一个大书柜前停下,找了一圈,从书柜里抽出一个碗口粗,两丈长的巨大卷轴。
“我差点帮你找到个传人。可惜他立场不对,也不需要。”羽太师道。
国尉寮解卷轴的动作僵住,偏头用怀疑的眼神盯着她,“‘不需要’是何意?”
“字面意思,他太厉害了,你的兵书对他没用呀。”羽太师道。
国尉寮忍着怒气,问道:“他已经得到《太公兵书》,还是《鬼谷子》?又或者《孙子兵书》?老夫的《尉缭子》跟它们不一样。”
羽太师摇头道:“都不是,他只有一本《兵法略述》。”
“兵法略述.“国尉寮思索良久,想到很多名字相似的兵书,心里都不太确定,“是哪位兵法大家的著作?”
“《兵法略述》就是街边两个铜板一本的杂书。作者东抄抄西抄抄,弄成一本书,都不好意思留名。”羽太师道。
“人皇有令,兵书不得随售卖。私印者、售卖者,族诛!”国尉寮道。
“唉,我用‘两文钱’举例,说明它就是个地摊货。”羽太师道。
国尉寮怒道:“太师是在用地摊货羞辱老夫?”
羽太师叹道:“是我被地摊货羞辱了。我有你的《尉缭子》,有白起将军的《白起兵书》,却在梦境的兵法推衍中,被那厮杀得溃不成军。”
国尉寮道:“太师本就不擅长兵法,败了一点也不奇怪。这不能证明那人不需要我《尉缭子》。”
“这世上,没有任何将领,不需要我的《尉缭子》!”他语气铿锵,极为自信。
羽太师淡淡道:“你的《尉缭子》纵然记载了兵法至理,可如果那些道理,别人早明白了呢?
要了解一种道理,并不一定要读某一本书,甚至不需要读书。
毕竟,你能写书,别人为何不能领悟同样的道理?”
国尉寮咬牙道:“那人姓谁名甚?让老夫瞧一瞧,他是否在老夫的‘百将谱’中。”
“铁定不在。他是上天安排来灭秦的。”羽太师道。
国尉寮惊疑不定道:“这种‘天命人’也能被你遇到?”
“这算啥?我连东南天子气的主人都见过。”羽太师风轻云淡地说。
“你,你~~”国尉寮心中凌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快把你的百将谱打开吧!”羽太师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