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 章 张昭墓(第3页)
【张昭作为孙策的顾命大臣,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可以说相当差】
张昭双手抱臂,站在一旁静而不语。
哪怕他辅助孙权,顺利完成了权力的过渡,也改变不了他曾经是孙策重臣的事实。
不过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罢了。
……
【张昭性格直率,直言善谏】
【与孙权的政治战略存在很大的分歧】
【加之赤壁之战时,张昭主张降曹】
【这一建议让张昭脱离了东吴的政治决策圈】
……
话音刚落,孙策猛地瞪大了双眼。
“你就是这么对待托孤重臣的?”
孙权眸子闪了闪,心虚地不敢与孙策对视。
“谁让他主张降曹呢?”
……
【而孙权也一直在消除张昭在大臣中的影响力】
此刻,孙策只想摇着孙权的肩膀,大声质问:
你想干啥?
上位之后排挤自已留给他的托孤重臣。
是在表达对我这个兄长不满吗?
张昭的重要性,你不清楚,还不能学着点吗?
排挤张昭,就好比崇祯皇帝上位之后杀了魏忠贤,嘉庆皇帝上位之后杀了和珅。
孙策打量起孙权,忍不住啧啧两声,难怪后期这么拉胯。
弟弟,你在自掘坟墓啊?
……
【并且培养能制衡他的臣子】
【张昭虽然晚年荣享富贵,可再也未能深度参与政事】
……
孙策整个人都麻了。
张昭内政是一把好手。
他完全不理解弟弟的脑回路。
张昭抬头望向孙策、孙权兄弟二人,默默后退了几步,心底的失望溢于言表。
像他一心辅佐江东,没想到却落个猜忌的下场。
罢了罢了。
若不表个态,倒显得我张昭的贪恋权势了。
张昭朝孙策拱了拱手,道:
“大可不必,做得如此复杂。”
“若真的容不下我张昭,我辞官便是。”
孙策差点惊得跳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了下去,一把拉住张昭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道:
“子布,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江东,万万离不开你呀。”
“我也离不开你呀。”
张昭的手牢牢被孙策拽住,他抬眸认真问了孙策几个问题。
“赤壁之战,你不怪我主张投降。”
“不怪。”
“你不怪我,未能辅佐好孙权。”
孙策狠狠瞪了一眼孙权。
“不怪!”
“你不怪我……”
“不怪不怪不怪……”
张昭的目光缓缓移到孙策的脸上,长叹一声。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若被刺杀的不是你,那该多好啊。
……
天幕视频还在继续播放。
【为什么赤壁之战主张投降的张昭却以大魏吴王为耻】
【赤壁之战时,张昭主张投降,因为他觉得曹操是代表大汉来的】
【张昭认为自已是汉臣,他并不觉得这是投降】
……
刘协望着天幕上的张昭,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没想到,他还认为自已是汉臣。”
……
【但当曹魏代汉之后,自已辅佐的主公称大魏吴王的时候】
【孙权不仅接受了,还非常恭敬地到城外等候魏使】
【张昭觉得孙权这一做法实在是太耻辱了】
天幕话音刚落,东吴一干臣子看孙权的眼神都变了。
张昭主和,投降曹操,孙权耿耿于怀。
而曹魏代汉之后,孙权却欣然接受大魏吴王。
这是不是太双标了?
刘协眼睛更是眯了起来,眼底闪过一抹幽光。
一个降汉不降曹。
一个降曹不降汉。
孙权,这是什么意思?
此时,天幕上开始飘起了零星的弹幕。
“东吴的张昭,蜀汉的诸葛亮,他们心里都是有大汉的。”
“一个天天喊投降的人,都看不起孙权的操作,反面印证孙十万有多拉胯!”
“孙权愿意降魏,不愿意降汉。”
“要做咱也做大汉的吴王,做什么大魏吴王?”
“降汉不降曹,而孙十万居然降曹了。”
……
看着天幕上的弹幕,曹操开心地多干了一碗大白米饭,边吃边感慨:
“生子当如孙仲谋啊。”
同位面的孙策心情就不那么美丽了。
孙策一脸愤怒地望着满脸尴尬的孙权,恨不得当场抽出真理。
“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