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59章(第2页)
虽然安通了电,但是很多村民还是很舍不得开电灯,依然是早早的吃完饭就上床了,孩子们点个电灯做作业都说浪费电,电费要花钱。
几乎所有的人家电灯泡都是买的五瓦的,爹说自己家买了一个一百瓦的大灯泡透亮,能把黑夜照得像大白天一样亮,哪家有办大事儿的时候都可以借去用,又买了两个二十五瓦的灯泡,一个安在了堂屋里一个安在了红卫的房间里,那小子读书做作业的时候用,光线不好会成鸡摸眼……
看了爹的信,听了郑大嫂对他们村长的抱怨,杜红英再次感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老爹当了大队长,时常去公社和镇上甚至县上都开会,接触的人也不再是村里的婆婆大娘们,眼界开阔了,对红卫学习更重视了。
以前老爹养儿子是在放羊。
他认为读书这种事儿能读出来靠的是祖坟。
祖坟埋正了才能冒青烟,读得就读,考上了哪儿砸锅卖铁都要供起走。
读不得就不读了,回来跟着他学木匠,养子不学艺,挑断畚箕系,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