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2章(第2页)

“她感动得很,时常给我说这三斤肉她吃了两个月,时常说我们家红兵是个好人,菩萨保佑他要长命百岁……”

杜红英……这日子听着也心酸。

“生产队就不能照顾点?”

“上次开社员大会,队长就说了他家情况,说给她办五保户,问大家有没有意见。”

办五保户的条件是无儿无女。

儿子死了,闺女远嫁户口迁走了也没有能力供养她,按理可以办五保户。

偏偏,她的户头上显示着儿媳妇和孙女还在。

“上面审核就审不过,气得队长想骂娘,最后悄悄给张大嫂出了个主意,让她去镇上办公室坐起……”

“那最后办下来没有?”

“没办到五保,办了个低保,逢年过节的有一些问候物资,会给她送粮油这些,听说每一年也有一点钱,不多,好歹零花钱是有了……”

这日子过得真的很惨。

所以,养儿防老,真的能靠着儿子养老的人也是一种幸福。

说她没儿女吧,还三个;说她有儿女吧,一个都靠不上。

“高志远,回头你去看看她吧。”

高志远愣了一下,为啥呀?他忙着呢,要去看亲爹,要去看后娘。

几年才回来一趟,自然还要给世去的老人们上午烧纸,怎么还要去看那个小时候撵得他扑爬跟头跑的张大娘。

“你全当是为当年的事儿道歉好了。”杜红英道:“看到她也造孽。”

“这世间造孽的人多了去了。”

杜红英……男人果然不能共情。

是,杜红英这些年做过不少的好事,见不得半点别人的疾苦。

听冬梅娘说张大婶的日子过得这么惨后就动了恻隐之心,借高志远之名献献爱心。

“要去你去,我是不会去。”

高志远表示他是记仇的人。

好吧,这男人确实有个性。

“志远不去就算了。”陈冬梅道:“志远懒得回来一趟,忙着呢,顾不上看这个看那个。”

老太太的意思和高志远一样:当年但凡她放一马呢,也能念她三分好。

“娘,又要打谷子了哈?”

高志远记得小时候生产队做工分,小小年纪的他就被安排去递谷把子、割谷子、抹红薯……反正,各个年龄都有他干的事儿,而高思文从来不用干这些活儿,一说就是他要读书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