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4章 官场大地震(第2页)

  他走的时候,脚步明显轻快了不少,连带着文件夹都显得不那么沉重了。

  很显然。

  从沈青云这里打听到的消息,让他非常满意。

  虽然沈青云没有直接说,但一切照旧的姿态,已经从侧面证明了某些东西。

  紧接着,市教育局局长王红芳也来了。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连衣裙,手里紧紧攥着教师工资调整方案,指节都有些发白,脸上带着一丝担忧:“沈市长,您看这个方案,咱们还按原计划执行吗?刚才财务那边还问我,是不是要暂缓一下,等市里的情况稳定了再说。”

  “为什么不按计划执行?”

  沈青云接过方案,仔细翻了几页,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不同学校、不同职称教师的工资调整幅度,微微点头说道:“教师工资调整是民生大事,是咱们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诺过的,不能受任何影响。下周必须落实到位,一分钱都不能少。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财政那边要是资金紧张,我去协调。”

  王红芳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眼眶微微有些发红:“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之前还担心会不会因为市里的变动耽误了,老师们都盼着呢。尤其是农村的老师,就等着这笔钱改善生活呢。”

  “民生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误。”

  沈青云把方案还给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温和,缓缓说道:“去吧,有问题随时汇报。如果有人敢阻挠,直接告诉我。”

  别的事情都是小事情,事关教育,沈青云是非常重视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管什么时候,教育才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根本。

  王红芳刚走,北关区区长李伟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他一进门就显得很激动,嗓门都比平时大了几分:“沈市长,刘福海被查,真是大快人心啊!您不知道,北关区那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被他的人卡了多久。就因为我们没答应把工程包给他侄子的公司,硬生生拖了两年,老百姓意见大得很,现在终于有希望了!”

  沈青云看着他,眼神沉了沉,语气严肃了些:“李区长,注意你的言辞。刘福海的问题自有组织调查,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工作做好,让老百姓满意。棚户区改造项目,你先拿出具体的推进计划,把之前的问题都梳理清楚,下周我们开个专题会研究,争取尽快开工。”

  李伟脸上的激动收敛了些,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连忙点头:“是,是我太激动了。您说得对,现在最重要的是干活。我这就回去准备计划,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一定尽快拿出来。”

  这一上午的时间,沈青云接见了七八个部门的负责人。

  市交通局局长汇报了环城公路的施工进度,担心资金链会受影响。

  市卫健委主任询问基层医院的设备采购计划是否照常进行。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则带来了秋收的最新情况,希望能尽快落实农业补贴。

  每个人来的目的都不一样,有的是来表忠心的,言语间不断暗示自己早就和刘福海划清了界限。

  有的是来探口风的,想知道接下来的人事调整会不会涉及到自己。

  还有的是来汇报工作、寻求支持的,希望能在这个特殊时期把项目推进下去。

  沈青云始终保持着沉稳的态度,一一应对,既安抚了人心,也明确了工作方向,让每个人都带着具体的指示离开了。

  中午的时候,马致远端来盒饭,两荤一素,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

  他看着沈青云略显疲惫的神色,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忍不住说:“市长,您歇会儿吧,下午估计还有人来。我刚才在门口听着,市场监管局的张局长已经在外面等了快半小时了,说是有紧急情况汇报。”

  沈青云摆摆手,拿起筷子扒了一口饭,米饭的香气驱散了些许疲惫:“没事,趁这点时间,把下午的日程过一遍。”

  他拿起日程表,目光落在“研究城市绿化提升工程”上,用笔在旁边画了个圈,开口说道:“这个项目不能拖,关系到创建文明城市的验收,下午让住建局的人过来一趟,把情况说清楚。”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来的是市纪委副书记张勇,他穿着一身笔挺的纪检监察制服,手里拿着一份密封的材料,脸色凝重得像块乌云:“沈市长,省纪委刚才传来消息,刘福海已经开始交代问题了,牵扯到不少人,其中就有程建峰和林平善,还有几个区县的常委。”

  沈青云放下筷子,接过材料,手指在封口处顿了顿,才拆开密封条。

  里面是刘福海的初步供述,字迹潦草,却清晰地记录着他如何利用职权为刘少伟牟利,如何收受程建峰等人的好处,为他们的晋升铺路。

  沈青云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到程建峰为了让马千里当上财政局长,送给刘福海一套价值百万的房产时,他重重地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