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0章 五个亿!

  市委书记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窗外的鞭炮声隐约传来,带着春节将至的喧嚣,却丝毫驱散不了室内的凝重。

  沈青云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目光落在面前的青瓷茶杯上,杯中的龙井茶叶沉在杯底,舒展不开,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

  邱健华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背脊挺得笔直,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的文件夹,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刚从湘君县赶回来,风尘仆仆,眼下的乌青显示出连日来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像一把出鞘的刀。

  “沈书记,我们按照您的指示,对彭向阳同志最近半年调查的所有案子进行了彻查。”

  邱健华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对沈青云说道:“结果在整理材料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线索,彭向阳同志曾经多次暗中调查湘君县农业扶贫款的案子。”

  “农业扶贫款?”

  沈青云夹着烟的手指顿了顿,眉头微微蹙起,不解的问道:“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在他的印象里,彭向阳的调查重点一直是房地产项目的腐败问题,关于扶贫款的事情,从未在任何汇报材料中出现过。

  邱健华往前倾了倾身子,语气愈发凝重:“这正是我们觉得最蹊跷的地方。彭向阳同志把扶贫款的调查做得极为隐秘,县纪委内部除了他自己,恐怕没几个人知道。我们是在他办公室一个带暗锁的抽屉里找到这些材料的,里面有十几本走访笔记,全是关于各乡镇扶贫款发放的记录。”

  “带暗锁的抽屉?”

  沈青云重复了一句,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淡淡地说道:“看来他早就意识到这个案子的危险性。”

  他是警察出身,自然对这里面的猫腻了如指掌,就像邱健华说的那样,如果不是预料到自身可能存在危险,彭向阳不需要那么做。

  “确实如此。”

  邱健华翻开文件夹,拿出几张照片,对沈青云介绍道:“您看,这是他走访农户时拍的照片,有贫困户的住房情况,还有扶贫款发放的白条。每张照片背面都写着日期和农户姓名,最近的一张是案发前三天拍的。”

  沈青云接过照片,指尖拂过照片上农户黝黑的脸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为什么要瞒着所有人,连县纪委的同志都不告诉?”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在沈青云看来,任何一件事如果存在太多的诡异之处,那就意味着这件事绝对不简单。

  “我们询问了县纪委的同志。”

  邱健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沉痛,对沈青云解释道:“他们说彭书记近半年来经常单独下乡,每次都说去调研乡村振兴,谁也没想到他在查扶贫款。有个老纪检说,上个月看到彭书记在办公室里烧东西,当时以为是废材料,现在想来,可能是怕走漏风声。”

  沈青云把照片放在桌上,指腹在“案发前三天”的字迹上反复摩挲:“继续说。”

  “更重要的是。”

  邱健华咽了口唾沫,像是在吞咽苦涩的药丸,对沈青云解释道:“我们调取了湘君县委常委会的记录,发现去年下半年有三次会议,彭向阳同志都因为扶贫款的问题和刘凯伟、方腊发生争执。”

  “具体怎么回事?”

  沈青云追问,身体微微前倾。

  这个线索很关键,看样子这才是彭向阳被杀的原因。

  “第一次是讨论扶贫项目验收,彭向阳提出有三个村的大棚项目是虚报的,要求重新核查。”邱健华翻到会议记录复印件,对沈青云解释道:“刘凯伟当时拍了桌子,说彭向阳故意给县委添堵,还说扶贫工作要讲政治,不能吹毛求疵。”

  听到这番话,沈青云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想了想,他对邱健华问道:“彭向阳同志是怎么回应的?”

  “他说扶贫款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含糊。”